中风的学名叫脑卒中

是一种中老年人常见病

说起中风大家有啥印象

          

瘫痪、坐轮椅......

          

长期卧床、生活基本不能自理......

为啥会有这样的印象

因为中风时是这样的

在大多数人眼中

中风过后还会这样

甚至这样

所以才会有上面的刻板印象

但其实中风后做好这件事

患者一样能恢复得很好

现年72岁的自贡市民邱大爷,不久前突发了中风,经过抢救虽生命无大碍,但却落下了右侧肢体无力,吞咽、言语功能障碍等后遗症,整天只能坐在轮椅上,大部分生活起居都需在家人的帮助下完成。

患病后的邱大爷一直闷闷不乐,坐在轮椅上的他活动受限,吞咽功能障碍导致喝水都会被呛咳,吃饭经常被呛着噎着,好几次被噎了很久才缓过来,存在一定的隐患;言语功能障碍使得邱大爷越来越不爱说话。邱大爷原本以为也就只有这样顺其自然的过下去,但一次偶然的机会,医院西城分院中医康复科对中风后遗症有一套独到的康复疗法,于是在医院就诊。

入院后,中医康复科首先对邱大爷的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估会诊,根据其身体状况制定了康复训练方案,开展了针灸治疗、偏瘫肢体综合康复训练、手功能作业运动、吞咽及言语功能康复训练,并辅以物理因子治疗。同时,科室还加强了对患者日常生活的指导,督促其积极锻炼,避免不科学的运动模式,为患者、家属科普疾病相关知识,不断提高其自我管理、自我康复能力。

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治疗,目前邱大爷已能自行拄拐行走,手上功能活动大体能自主完成,喝水不呛咳、吃饭不噎着,能进行缓慢的言语交流,获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医院西城分院中医康复科专家介绍,中风是大脑的血管突然破裂出血或堵塞造成的,是一组以脑部缺血及出血性损伤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其后遗症包括突发一侧肢体无力或麻木、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反应迟钝、失去平衡、吞咽困难、意识障碍或抽搐等。

专家强调,很多人认为中风后遗症很难再治好,就任其自然发展。其实不然,通过有针对性的康复治疗,中风后遗症也能得到很好的恢复,且如果不及时干预很不利于患者身心健康,尤其是老年人,长期卧床或坐轮椅,会加剧患者的身体功能退化,甚至导致痴呆、压疮、泌尿系统感染、肺炎等并发症,危及生命。

专家提醒

由于中风具有极高的

病死率和致残率

故预防尤为重要

有以下情况的人要注意

高血压:高血压是脑卒中最常见而又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治疗高血压可以降低脑卒中的发生。成年人每年至少要检查一次血压。

糖尿病:糖尿病不仅可以诱发、加速脑动脉粥样硬化,还可通过多个途径使脑血管血栓、栓塞的危险性增加。因此要定期检查血糖。

心脏疾病:许多心脏疾病可能导致卒中。医生通过脉搏触诊和心脏听诊,可以初步了解是否有心率失常。通过心电图或超声心动图检查,能进一步明确诊断。

吸烟喝酒:与不吸烟不喝酒者相比,吸烟喝酒者脑卒中危险增加2倍。

年龄55岁以上:年龄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粥样硬化程度随年龄的增高而增加。动脉粥样硬化是引发颈动脉疾病的因素之一,由于影响了对大脑的供血,极易导致中风。

如何预防

严控“三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都是中风的危险因素,故控制好很重要。

调整膳食:饮食应注意粗细搭配、营养清淡、低盐低糖低胆固醇,尤其忌油腻刺激、暴饮暴食。

禁烟戒酒:烟酒都是中风的高危因素,尤其是有烟瘾较大的“老烟枪”和有酗酒习惯的人要高度重视。

适度锻炼: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适度的锻炼,能有效增加抵抗力和体质。

定期检查:55岁以上,且有上述情况的人要尤其注意,定期检查,及时干预,避免中风。

发生中风怎么办?

一旦发生中风征兆,需及时就医,避免失去最好的治疗时机。

切忌仰卧位,头应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口腔异物,如呕吐物、假牙等,保持呼吸通畅。

切忌自行服药,没有确诊前随意用药可能会加重病情。由医生进行评估和治疗,在指导下吃药,及时随访。

西城分院中医康复科

咨询热线

-

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测评电话

四川省测评:-

自贡市测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gkx.com//mjccwh/108130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