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运动功能障碍——脑瘫
?脑性瘫痪的最新定义:脑性瘫痪是一组持续存在的中枢性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活动受限综合征,这种综合征是由于发育中的胎儿或婴幼儿脑部非进行性损伤所致。脑性瘫痪的运动障碍常伴有感觉、知觉、认知、交流和行为障碍。癫痫和继发性肌肉骨骼问题也不少见。
脑性瘫痪临床上分有6型:
I痉挛型四肢瘫
II痉挛型双瘫
III痉挛型偏瘫
IV不随意运动型
V共济失调型
VI混合型
临床上诊断:
一、必备条件
1、中枢性运动障碍如在儿童发育中的抬头、翻身、坐爬等明显落后,运动障碍是持久性但不一定是进行性,可减轻亦可加重。
2、运动和姿势发育异常:运动模式异常如坐姿、站姿、卧位姿势,包括在运动时的姿势异常。
3、反射发育异常:原始反射消失延长等,平衡反应或不出现或延迟,脑瘫症可为阳性。
4、肌张力及肌力异常
二、参考条件:病因依据头颅的CT、MRI等依据
科普文章不作为诊断与治疗依据
孤独症谱系障碍——自闭症1、在婴幼儿时期可以出现早期症状,一般30-36月内发病。
2、其核心症状是社会交往能力缺陷。
3、绝大多数儿童语言发育延迟或不发育,语言内容异常、形式异常、语言重复刻板、模仿语言较多,经常尖叫表示不适或需求显示非语言交流障碍。
4、兴趣狭窄或有不寻常的依恋。如一条手帕,不能离开身边,否则会大哭大闹,生活习惯不愿改变,经常有仪式性或强迫性行为,行为刻板。
5、智力70%都落后,有10%智力超常,智力低下的自闭症可在音乐、计算、机械记忆、背诵等方面呈现特异功能,有“白痴天才”之称。
6、对外界的刺激反应迟钝或反应过敏。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现象,对某些声音特别害怕或喜好。喜爱刻板的运动物体如电风扇等,不喜欢拥抱,常有痛觉延迟。
7、大多数自闭症多动,注意力很难集中,情绪异常,爱发脾气。另外有攻击及自伤行为自闭症也不少。
如有以上行为或症状特别符合多条以上请医院儿童行为发育科就诊,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附:美国的标准DSM-4
社会交往
语言交流
重复刻板行为
1.非语言性交流行为应用显著缺损如眼神无对视,表情淡漠,肢体语言和手势语缺乏
2.与同龄儿童缺乏同伴与爱惜
3.缺乏自发地寻求与分享乐趣/成绩的机会
4.缺乏社交与情感的相互关系
口语发育迟缓/缺如并且无手势代替
有足够的语言能力但不能与他人开始/维持一般交流
刻板重复的语言,语言奇怪
缺乏儿童假扮游戏或社会交往性游戏
沉溺于刻板有限的兴趣
固执于某些无实际价值的欣慰/仪式动作
刻板重复的装相行为
持续沉溺于物体的部件
明确诊断请至专业机构就诊,以上仅供科普,不作为明确诊断及治疗依据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