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一名男子高位截瘫后

由仅有4岁多的儿子照顾他

两年过去了

父子俩的情况现在怎么样了?

爱心人士的帮助让父子俩重拾信心

男子名叫沈国权,是文山秉烈乡务路村委会人,年幼时就遭遇母亲改嫁、父亲去世的变故,从小跟随奶奶长大的,身边无兄弟姐妹。成年后结婚生子,但在儿子仅1岁多时,妻子和沈国权离了婚,从此沈国权独自抚养儿子。

▲年当地媒体对父子俩的报道

本想着日子也就这么一直过下去,可屋漏偏逢连夜雨,年,在儿子4岁多时,沈国权意外跌倒至颈椎骨折、高位截瘫,从此丧失了生活自理能力。年7月份,媒体报道了沈国权和4岁儿子居无住所、无人照料的新闻后,社会各界纷纷献出了爱心,筹集善款10多万元,解决了沈国权当时的康复治疗费和长时间的住院生活费。随后在社区、民政、房管局等部门的帮助下,他家的住房、生活来源等问题也得到解决。

儿子去年9月顺利进入小学读书

5月1日上午,记者跟随高登社区的工作人员和善缘爱心团的爱心人士来到惠民家园小区沈国权的家里。沈国权告诉记者,他和儿子小浩宇靠每个月领取的农村特困补助及重度残疾补贴等费用共多元生活,小浩宇也在去年9月份顺利进入了文山实验小学北校区读书。

沈国权回想起两年前他家接受的爱心帮助,满怀感激。“当时社会各界的援助让绝望的我重拾了对生活的信心。”沈国权说:“年我刚出院时,是最难的时候,社会各界向我们伸出了援助之手。如果没有大家的帮助,我和儿子当时真的是无路可走了。我经常教育儿子说,要懂得感恩,要好好读书,学着做事情,我们还是要靠自己,不能什么都让别人来帮忙。”

6岁儿子扛起家里半边天

让沈国权更为感动的还是儿子小浩宇的懂事。受伤后,他生活无法自理,儿子从4岁多起就承担了照顾他的责任,现在小浩宇已经6岁多了。

在这个年纪,大多数孩子还在被家里的大人照顾着,享受着父母的关爱,而在沈国权家,小浩宇却只有靠自己。平时,沈国权会请朋友帮忙接送浩宇上下学,回到家写完作业后,小浩宇还要洗衣做饭、打扫卫生、给爸爸换纸尿裤。看到年幼的儿子承担了太多这个年纪本不应该承担的事情,沈国权十分心疼。

▲小浩宇在做饭

护理方面,小浩宇也是个小能手,翻身、换纸尿裤、帮爸爸理发、刮胡子……

▲帮爸爸换纸尿裤

小浩宇告诉记者,平时他要做的最“艰巨”的任务就是:把爸爸爸从床上“搬”到轮椅上。“我虽然力气不够,但是爸爸教我怎样用巧力,我只要和爸爸默契配合就能完成。”

▲帮助爸爸坐到轮椅上

沈国权说:“家里的大多事情他都只能口头指导让儿子去做,生活的磨难和父亲的教导让这个小男孩学会了独立,学会了乐观。”

沈国权告诉记者说,他家的生活来源主要是民政和残联发放的补助。为了增加收入,沈国权也想过各种办法,现在他只能暂时在家里卖点卫生纸,每个月还可以增加多元钱的收入。

但两年多来,因为没钱去接受康复治疗,也没人帮他做康复活动,所以目前他除了手指恢复了部分知觉可以拿勺子吃饭外,其他事情都无法独立完成,包括大小便都需要儿子帮忙。

父子俩的艰难也被周围的邻居看在眼里,他们有空时也会帮父子俩买买菜,有时炒饭送给父子俩吃,帮小浩宇洗一下他洗不动的毛毯、被套等。

邻居孙女士说:“娃娃要上学、回家又要做作业又要照顾爸爸,还要做家务,年纪还小就要做那么多,所以我们就能帮就帮一下。

爱心接力帮帮忙

文山善缘爱心团的成员看到父子俩在这样的情况下还是自强、乐观,尽其所能地努力生活,深受感动。善缘爱心团把沈国权的诊疗记录和目前状况发给了原“医院”骨科专家杜宁。杜医生表示,只要坚持做康复训练,沈国权的上肢还是有很大希望恢复到能生活自理。

▲爱心团成员王予诗看望与父子俩

同时,善缘爱心团和沈国权家楼上的孙女士家商议,请求让孙女士定期帮助沈国权家买菜、做饭,并帮助沈国权做简单的康复活动。爱心团成员王予诗捐助了多元用于帮沈国权购买康复器械,他们还希望能帮沈国权家筹集到更多的爱心款用于沈国权康复。

文山善缘爱心团团长张惠琼说:“希望社会各界爱心人士都能来跟他家买卫生纸,或者做一些募捐,让他们增加点收入,减轻一些孩子的负担。

祝愿这对坚强的父子

生活越来越好!

来源:非常文山

校对朱丽

编审刘超

原标题:《看哭!洗衣做饭、换纸尿裤…文山6岁男孩独自照顾瘫痪爸爸两年》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gkx.com//mjccys/108582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