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瘫痪专科治疗医院 >> 瘫痪饮食 >> 入冬中风高发,怎么避免瘫痪失语后遗症
入冬第二天,气温骤降,心脑血管中招的不少。昨日上午,万承志堂·大承医院的神经康复科连着送来三位中风病人,都是50岁左右的中年人。
52岁的小秦妈妈就是其中之一。
接诊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石学敏的学术传承人赵晓峰教授,当即给小秦妈妈扎了针灸。
(详见钱江晚报B6版)
赵教授表示,70%以上的中风病例发生在秋末和冬季,因此,医生把中风称之为“秋冬季神经科的流行病”。“有些病人挺可惜的,中风偏瘫3~6个月以后才来康复治疗,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
赵晓峰教授提醒,有些病人家属觉得,康复治疗就是活动胳膊、拉拉腿,家属自己就可以完成,或者请个保姆回家照顾就行,这些观点都是错误的。
“神经康复远没有想象得那么简单,必须在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和康复护士等专业人员的指导下,根据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然后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还要配合饮食调理、心理疏导等。”赵教授直言,现在很多需要神经康复的病患只能在家疗养,很重要的原因是医疗资源的紧缺,导致大医院床位紧张。神经康复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时间和专业、正规的住院治疗。
医院亲自坐诊
据悉,目前,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石学敏出任万承志堂·大承医院名誉院长,中国工程院石学敏院士国医大师工作站正式成立,石院医院,参与医院神经康复科的临床医疗、科研和教学工作,开展专家门诊、业务查房、病例讨论、专题讲座等业务指导。尤其是在神经康复的各个重要节点,院士团队将为患者们一一把关,提供整套诊疗方案。
每周三~周日,院士团队的主要专家赵晓峰教授都会坐诊万承志堂·大承医院,为住院病人亲自诊治。
本周三和周四下午1:30~2:30,赵晓峰教授还将在该院二楼康复讲座区跟公众分享干货——“入冬中风高发,怎么避免瘫痪失语后遗症”。
赵晓峰教授
师承于国医大师、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学敏教授和国家级名中医武连仲教授,是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也是中国针灸学会刺络与拔罐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实验医学委员会委员。
赵教授长期从事针灸临床及应用基础研究,擅长于针、药、拔罐、艾灸结合中风病、嘴歪眼斜、肢体障碍、肢体麻木、偏盲、失语、颈肩腰腿疼痛等。
扫一扫,能治好白癜风的医院能治好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gkx.com//mjccyy/10715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