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瘫是我们在肉鸭饲养过程中经常遇见的疾病,无论是育雏阶段,还是在育肥阶段,给我们广大养殖朋友们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特别是在每年的夏季鸭瘫一直困扰着养殖朋友,下面把夏天经常遇到的肉鸭瘫痪做更深一步分析,希望对大家重新认识夏季肉鸭瘫痪有所帮助。

一鸭瘫痪临床特征

鸭喙变白、变软导致采食困难,病鸭仰后不起,个别翻滚扶正后有时出现青蛙跳,一般出现瘫痪的鸭都有高烧现象,头颈震颤,腹泻,排白色或绿色粪便,粪便腥臭,含有脱落的肠粘膜,严重病鸭脱水死亡。但死亡率较以前有下降趋势,在1%以内。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死亡会持续5-10天左右,且大群拉稀严重,浆膜炎等继发病增多。

二发病特点

心脏内膜、外膜有出血点,肝脏、脾脏、肾脏、肺脏基本正常。肠道空虚,无内容物,肠系膜苍白系膜内血管闭锁,气囊混浊,脾呈现大理石样,肌肉下陷萎缩。腹气囊有黄色的结节,脑壳出血,脑外膜出血,脑内膜充血。个别有心包积液、心肌坚硬现象。

三发病因素分析

1、外在因素

气候因素

夏季频发,特别是雨后突然晴天,太阳蒸发地面的水分,形成蒸腾作用,导致空气的湿度增加、温度升高,最后导致体感温度增高。

棚舍因素

封闭舍和自然通风棚舍对比如下图:

发病几率

封闭式

自然通风

高度3.3米以上

高度3.3米以下

宽度大于13米

宽度小于13米

发病高

发病低

原因分析

机械通风空气流动湿度小,不易高温高湿

自然通风空气不流动,棚内高温高湿

肉鸭蒸腾效应小

肉鸭感受蒸腾效应大

棚宽自然通风空气不流动

棚窄自然通风相对发病

广大养殖朋友可以相互探讨肉鸭的养殖新模式。

密度因素

经过研究调查,密度过高也可能会增加鸭瘫的比例。

2、营养性引发瘫痪

除了外在的一些条件引发的瘫痪外,营养不足或营养失调也是造成鸭子瘫痪的主要原因,疾病性还可通过症状来判别,从而进行治疗,但营养性问题,并明显的外部特征。

在饲喂时,由于饲料过于单一,导致钙磷比例不均衡,而鸭子骨骼生长发育的基础就是钙磷两种元素,如果它们的摄入量不够,就会引起骨骼类的疾病。

最后导致鸭子腿部的骨骼生长不良,不能支撑体重,出现瘫痪,严重时会导致鸭子死亡,此外维生素对于鸭子也极为重要,缺乏维生素会出现掌扭曲、神经失调等,造成腿软、瘫痪。

四解决方案

夏季的肉鸭瘫痪是个综合症状,首先要在管理方面、疾病方面等因素入手,以在市场临床经验总结一下几个方面做分析。

1、补栏前检查网床的平整度,发现平衡度差的棚舍及时修复。

2、自然通风的棚舍建议控制在2斤/只左右,封闭棚舍建议在2.3斤/只,提前过渡料号。

3、15日龄之前出现瘫鸭一定要重视浆膜炎的发病初期,建议在7日龄内作预防,减少幼浆膜炎引起的鸭瘫。

4、降低饲养密度,及时扩群,平养肉鸭一般在15日龄扩满全棚。

5、加大棚舍内纵向通风,使棚内的空气流动起来。

6、可适量在鸭子饲料中添加维泉维生素,补充营养,提高免疫力。

7、药品预防方案

①清热凉血的中药,降低肉鸭夏季瘫痪有比较好的预防效果。

②磺胺类药物。

五总结

根据以原因分析夏季鸭瘫主要是由于气候高温高湿,棚舍硬件条件差,自身营养不足,免疫力低等原因。

免责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向原作者致敬,文中观点,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分享给大家,仅供参考,请勿盲目,谢谢!

-END-

了解更多动物保健咨询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gkx.com//mjccyy/108056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