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疫情在全球多国爆发以来,全球经济进入低迷,意大利、日本、印度等多国纷纷解封“重启”,意图恢复经济,但不少国家出现了疫情反弹现象,使得情况更加糟糕,不得不再次封锁……这对全球经济的发展是十分危机的,特别是外贸行业的发展。

国际疫情状况

在疫情仍旧十分严重的情况下,国际上不同的国家为尽可能地稳定经济或者尽量减少损失而采取的举措以及目前实施的情况如何?面对外贸行业的艰难,中小卖家又该如何应对?

美国

目前,美国疫情仍在快速蔓延。虽然白宫要求各州全面重新“开放”,但由于疫情反弹,已有超过20个州宣布暂停重启计划,尤其是经济发达的南部和西南部地区。高盛经济学家简·哈祖斯表示,政府重新实施的限制措施和“居家令”对经济的影响将超过此前的预期。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发布的经济前景预测说,受疫情影响,“美国失业率将长期处于高位”。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日前表示,美国经济复苏前景“高度不确定”,疫情可能较预计持续时间更长,给经济复苏带来新的挑战。穆迪分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马克·赞迪认为,多州急于重启经济导致“重新点燃了疫情,损害了经济”。他预计,今年第三季度美国经济可能萎缩20%,难以实现反弹。亚特兰大联邦储备银行行长拉夫尔·博斯提克表示,“疫情正威胁到美国经济的复苏步伐,更多就业岗位恐怕会永久性流失,经济的很多方面都是建立在信心的基础上,但美国人对经济的信心似乎正在消退。”

巴西

巴西是除美国之外,疫情最严重的国家。7月7日,巴西总统雅伊尔·博索纳罗在直播中宣布自己染上了新冠病毒。

遭受疫情重创的巴西经济,正面临近一百年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而摆脱泥潭,实现经济正常运转尚待时日。“疫情对今年全球经济都将造成重创,巴西经济遭到的打击很有可能会更严重”,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巴西中心执行主任周志伟日前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巴西疫情防控措施不力,以及消费受限、贸易萎缩、投资放缓等因素,将形成叠加效应,加剧巴西经济的大幅衰退。

巴西现在是拉美地区疫情最严重的国家,也是全球新冠病毒感染第二多的国家。此前为了防控疫情,巴西国内经济活动趋于停滞,进入6月,尽管疫情并未缓和,巴西一些地区已经开始逐步放宽限制措施,分地区分步骤重启经济活动。

博索纳罗总统催促复工复产,但从目前疫情来看,这种做法操之过急,从某种程度上很可能加剧疫情暴发,如果在疫情尚不可控的局面下重启经济,经济也不太可能实现正常运转,甚至可能重新回到经济暂停的局面。最近不少国家的政策调整,就证明了重启经济需要具备较充足的前提条件。否则,可能会付出更高的经济代价。

印度

“疫情王炸”崩盘,比尔盖茨一语成谶!印度疫情反超俄罗斯,仅次美国和巴西已经稳稳排在了世界第三的位置,每日新增确诊病例数已破6万直奔7万大关而去。印度疫情的高峰期还很远,什么时候能够迎来拐点没人能预测出来,因为印度的抗疫措施几乎全部瘫痪,现在只能像美国那样死扛着。

卡纳塔克邦12日宣布,原本只限周末实施的封锁措施,自14日起延长为实施一周。北方邦一名高级官员7月12日表示,“周末封锁的措施将从下周末开始实施,特别是在拥挤的地区。市场和办公室将在这几天保持关闭。”封锁将在城市和农村地区继续有效,至少持续到7月底。而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印度却开始实施解封措施,要求快速重启经济。美国已经证明过这条路是错误的,但是印度依然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这条路,要顶着疫情解除封锁,将重启经济置于控制疫情之上。

之前比尔盖茨就说过,美国在疫情期间没有展现出自己的领导力,反而是把诸如巴西、印度这类发展国家给带到沟里了。当时印度的疫情还没现在这么严重,如今一语成谶,追着美国和巴西就去了。没有美国的实力,却要像美国一样在疫情不断升级的时候强行重启经济,这么做只能是自食其果,事实一再证明,不控制住疫情就解除封锁,只会造成更大的麻烦,能够获得的收益远远比不上造成的损失。

以上仅介绍目前全球疫情最为严重的三个国家及举措,三个国家的举措皆提醒在疫情未得到有效控制前“复活”经济是不可取的。

另关于贸易活动的发展,提醒近期参与国家地区港口有贸易往来的外贸朋友,要注意收款与发货风险把控,谨防目的港清关,目的港无人提货、买家弃货、不付款,等问题,以免影响出货带来损失!

中国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决策部署,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在鼓励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的同时,支持适销对路的出口产品开拓国内市场,着力帮扶外贸企业渡过难关,促进外贸基本稳定,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工作原则

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支持出口产品转内销,帮助外贸企业纾困,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畅通运转,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坚持市场化运作,鼓励外贸企业拓展销售渠道,促进国内消费提质升级。落实地方属地责任,因地制宜推动出口产品转内销工作,重点帮扶本地区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外贸企业和中小微外贸企业。

二、支持出口产品进入国内市场

(一)加快转内销市场准入。在年底前,对依据出口目的国标准生产且相关标准技术指标达到我国强制性标准要求的出口产品,因疫情影响转内销的,允许企业作出相关书面承诺,通过自我符合性声明的方式进行销售,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外贸企业要对出口转内销产品加贴的中文和外文标签、标识的一致性负责。出口转内销产品涉及强制性产品认证(CCC认证)的,应当依法获得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继续深化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改革,简化出口转内销产品认证程序,缩短办理时间。简化企业办税程序。

(二)促进“同线同标同质”发展。支持企业发展“同线同标同质”(以下称“三同”)产品,即在同一生产线上按照相同标准、相同质量要求生产既能出口又可内销的产品,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实现内外销转型。扩大“三同”适用范围至一般消费品、工业品领域。开展“三同”产品宣传推广活动,提升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加强知识产权保障。支持外贸企业与品牌商协商出口转内销产品涉及的知识产权授权,做好专利申请、商标注册和著作权登记。加强对外贸企业知识产权运用的指导和服务。

三、多渠道支持转内销

(一)搭建转内销平台。鼓励外贸企业对接电商平台,依托各类网上购物节,设置外贸产品专区。在符合国内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引导主要步行街组织开展出口产品转内销专题活动。组织各地大型商业企业与外贸企业开展订单直采,设立外贸产品销售专区、专柜。组织国内采购商在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中国加工贸易产品博览会等采购外贸产品。(商务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

(二)发挥有效投资带动作用。重点结合各地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和重大工程(“两新一重”)建设需要,组织对接一批符合条件的出口产品转内销,帮助企业融入投资项目产业链供应链。(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引导外贸企业积极补链固链强链,推动产业链协同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加大技术和工艺升级改造力度,参与工业和通信业重大项目建设。(工业和信息化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

(三)精准对接消费需求。引导外贸企业精准对接国内市场消费升级需求,发挥质量、研发等优势,应用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技术,通过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研发适销对路的内销产品,创建自有品牌,培育和发展新的消费热点,推动消费回升。鼓励外贸企业充分利用网上销售、直播带货、场景体验等新业态新模式,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按职责分工负责,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

四、加大支持力度

(一)提升转内销便利化水平。对符合条件可集中办理内销征税手续的加工贸易企业,在不超过手(账)册有效期或核销截止日期的前提下,由每月15日前申报,调整为最迟可在季度结束后15天内申报。(海关总署负责)

(二)做好融资服务和支持。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对出口产品转内销提供金融支持,加强供应链金融服务,结合实际开展内销保险项下的保单融资业务,加大流动性资金贷款等经营周转类信贷支持,积极开展应收账款、存货、机器设备、仓单、订单等质押融资,依托大型电商平台加强对中小微外贸企业直贷业务。(财政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加大保险支持力度。支持保险公司加大对出口产品转内销的保障力度,提供多元化的保险服务。(银保监会负责)

(四)加强资金支持。用足用好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出口转内销相关业务培训、宣传推介、信息服务等,支持外贸企业参加线上线下内销展会。(财政部、商务部负责)

五、加强组织实施

各地方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支持出口产品转内销工作。各地方要根据本地区实际出台针对性配套措施,商务部要会同相关部门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加强政策指导和业务培训,及时总结推广好经验好做法;组织引导媒体集中开展宣传报道,营造支持出口产品转内销的良好环境,引导拓展国内市场空间,促进公平竞争。(中央宣传部、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商务部、人民银行、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银保监会按职责分工负责,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

目前中国境内疫情得到控制,新增病例也能得到较快举措隔离并遏制传播途径。但目前全球大部分地区依然疫情肆虐,可以肯定的是,在有效的疫苗出现并量产前,从事外贸行业的人们都应该试着应对,或转行,或转产,或利用国家政策…安稳度过这段时期。

那么在经济低迷的困境下,外贸行业的卖家该如何处理?

(这里提供的建议,因篇幅原因,方法多种,无法一一详细介绍。请辩证看待,方法并不唯一。)

1.适当降薪,当不到万不得已,不随便辞退员工。

2.疫情导致线下渠道受阻,所以布局发展线上渠道,积累潜在客户,为以后疫情散去蓄力。

3.有意向的客户争取让客户付一点定金,沟通好发货时间,为企业争取多一点的运转资金。

4.多和老客户保持联系,给予适当的关心,有条件的给客户发点口罩,后续疫情解除,客户不会让你失望。

5.新客户的开发,不要以为现在疫情就所有的客户都没有需求了,也不是说现在疫情国的客户以后就没有需求了,贸易还会继续,客户以后还是会采购的,积极的沟通联系,为疫情后建立合作打好基础。

6.做好各项基础工作,不抱怨,抱团取暖,等待转机。

7.趁着冷却时期可以多储备一些行业,产品的知识深度学习,企业也可以考虑转型的可能性。

关于全球疫情情况以及在经济低迷时部分国家的举措和现状,上文内容已进行介绍,且如今仍有部分国家疫情未能有效控制,进而影响经济发展。现今外贸行业形势严峻,但同时也是对商家的挑战,希望参与外贸的商家能及时发现变化,并且做出对策,在纷扰中自我突破,才是对未来的正确打开方式,促进行业的发展。

(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中国政府网,若侵必删)

图文编辑:黄丽霓

文字编辑:吴家伟

责任编辑:跨境电子商务协会运营部

深信院IBM跨境电商交流站

你的好友秀秀子拍了拍你

并请你帮她点一下“分享”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gkx.com//mjccyy/108092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