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县妇联始终把家庭建设牢牢抓在手上,在全县范围内广泛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活动,不断丰富内涵、拓展领域、创新方式,深入挖掘、宣传群众身边的家庭典型,引导广大妇女带领家庭成员建设相亲相爱的家庭关系、升华爱国爱家的家国情怀,吸引更多的家庭以良好家风支撑起良好的社会风气。

让我们走进她们,一起探寻其中的幸福密码,愿每一个家庭都夫妻恩爱、幸福和睦,孝老抚幼、比翼双飞!

罗会颖家庭:相濡以沫爱岗敬业诠释人间真爱

国网冀北玉田县电力分公司罗会颖和玉田县公安局王玉龙夫妻俩,风雨同舟二十载,相濡以沫,爱岗敬业,科学教子,孝老爱亲,在平凡的工作和生活中诠释着人间真爱。用爱心构建和谐家庭。丈夫平日忙于工作,妻子从无怨言,主动承担了一切琐事,把家里家外操持得有条不紊。面对矛盾,多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形成了互相理解、尊重、平等、关爱的文明家风。用孝心回报双方父母。罗会颖的公公因十年前的车祸导致神志不清、小脑萎缩,三年前病情加重瘫痪在床,婆婆也年迈体弱,她为公公买了电动护理床,一有时间就回家照看,每逢双休日,她把家中的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条,从一大早买菜、做饭,照料老人,到收拾房间,换洗衣物,数年如一日。年7月,公公病情突然加重,高烧不退、呼吸困难、长期昏迷,婆婆得了高血压,无力再照顾公公。罗会颖和丈夫一起挑起重担,病友们都以为她是老人的女儿,在夫妻俩的精心照料下,老人的病情得到了控制,脱离了危险期。王玉龙的岳父母已是九十岁高龄,岳母体弱多病,常年由岳父照料。平日里,岳父母总是嘱咐孩子们好好工作,不用挂念他们。王玉龙对岳父母既尊敬又孝顺,经常和妻子一起回家看望二老,和二老拉家常。作为家中最小的女儿女婿,王玉龙和妻子一起,用两个月时间,收集整理了60年来的家庭照片,做成纪念册,在年新年之际送给岳父母,成为二老最珍贵、最幸福的礼物。用责任心引领孩子成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夫妻俩坚信“欲成才,先成人”,注重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谦逊的良好品质,如今,孩子已考上理想的大学,在学校德智体各方面表现优秀,今年还光荣入党。用匠心创造工作业绩。罗会颖是供电公司物资仓储配送班班长,王玉龙是公安局警务保障处主任,夫妻俩始终持工匠精神之心,追求极致的职业品质,自参加工作以来,多次荣获市、县先进工作者、文明职工、优秀共产党员、工会积极分子等荣誉称号,罗会颖所在班组被市公司授予“先进单位”、被县公司授予“同业对标先进单位”,被县妇联授予“巾帼文明岗”和“三八红旗集体”。用初心践行担当使命。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丈夫王玉龙大年三十晚上就返回到工作岗位,但仍然毅然主动承担了社区楼长的职责;妻子罗会颖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腰椎病犯了,她就贴上膏药继续坚持,仅用6天完成了多户信息汇总、整理和系统导入工作,为收集居民信息争取了宝贵时间,同时,还帮忙开具居民出行证明、领取疫情防护物资、办理健康证证明,在社区门口执勤。夫妻二人为爱逆行,迎难而上,用实际行动诠释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刘景艳家庭:夫妻恩爱风雨同舟筑建温馨家庭

医院门诊部主任刘景艳与玉田县火车站工作的爱人王建立相互扶持、关爱付出,携手走过艰难岁月,用勤劳与爱心筑建温馨家庭。与爱人相濡以沫、恩爱如初。几十年来,丈夫懂她的辛劳,她知道丈夫的付出。前些年爱人得了牛皮癣,她多方寻医问药,像照顾孩子一样,关心他的饮食起居,重视情志调护,口服、外用、药浴,煎汤熬药,终得以康复。去年年底刘景艳在工作时不慎摔伤腰部,失去了活动能力,卧床期间爱人细心照顾,关怀备至……每天晚上,爱人也都会为她烧好热水,让她泡脚暖身。对家人孝老爱亲、真情以待。她时刻谨记母亲质朴的教诲:上敬老人、下教儿女、关爱亲朋、团结邻里。八十多岁奶奶婆吃剩下的饭倒给她从不嫌弃,爷爷公爱吃鱼她就帮她把整条鱼的刺剔除。由于爱人工作忙,公婆有病住院,擦身、洗头、清洗衣裤,都是她忙里忙外,公爹糖尿病足肿胀溃烂也都是她亲自给清创换药直至痊愈。婚后她的工资一直交给公婆,直到女儿逐渐长大公婆不再要了,她不定期给公婆购置衣服和生活用品。每到公婆的生日、结婚纪念日她都精心准备、积极操办、送上祝福,表达爱心。亲朋邻里有事,她总热心帮助,尽心尽力。小姑买房需要用钱,她主动让公婆出资,在自己还有房贷的情况下依然省出2万予以资助。买房的第二年小姑得了宫颈癌需要手术治疗,她们夫妻二人二话不说带着就去北京治疗。多年的付出家人感受得到、邻里看得到,公婆更是逢人便夸。她哥哥的突然离世,对父母打击很大,父亲瘫痪,母亲多病,刘景艳主动承担起了照顾父母的责任。每天早上帮父母穿衣洗漱、做饭喂饭,有时中午来不及做饭就从饭店带回去,还要照常上班,时常一进家门父母拉尿的一片狼藉,只有晚上才能吃上一顿踏实饭,直至三姐退休,才改为每周六日或日常抽时间去照顾,给父亲按摩,理发、修剪指甲,陪爸爸玩,跟他撒娇,用轮椅推着父母遛弯、逛公园。虽然父亲吞咽困难喂饭时经常把饭菜喷到脸上,给父亲洗澡时经常尿到她头上、身上,但看到父母开心的笑容,幸福感就会油然而生。为社会心系他人、心怀大爱。同事对她的评价是特别善良,无论做人、做事总是那么认真负责;病人对她的评价是特别温柔细致耐心,总是为病人着想。疫情防控期间,她在腰伤未愈的情况下毅然投入工作。发热、预检门诊的组建、设备、物资的配备、参加各种防控会议,组织门诊、医技等部门防控培训,各个点位的防控督导,每天都需要打着护腰带,开会时只能倚靠在椅背。她爱人也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制订各种预案、职责、制度,进行防控督导。夫妻俩吃住在单位,很少回家。教女儿自立奋进、孝顺懂事。在父母的影响下,刘景艳的女儿从小就懂事。年非典期间,不满十岁的女儿便学会了做饭,每天准备好饭菜,默默地等着父母回家。大学毕业成了一名幼儿教师,婚后和女婿在唐山生活。工作中相互鼓励,努力奋进;生活中夫唱妇随,友善邻里,一有时间就回来陪伴父母,陪姥姥姥爷唠唠嗑,带爷爷奶奶郊游会友,一大家子其乐融融。

杨红玉家庭:放弃机会床前尽孝弘扬传统美德

虹桥镇西会村杨红玉、杨建刚夫妇的孝顺在全村有口皆碑,为了照顾患病的婆婆,杨红玉主动放弃外出工作机会,忙里忙外无微不至的全天候照顾婆婆,并影响丈夫放弃外地高薪聘请回乡创业,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孝老爱亲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婆婆病重放弃机会照顾老人挑重担。杨红玉的婆婆李树芝于年8月患上了半身不遂,随后病情加重不能自理需要长期卧床休息,并且由于患病的原因对食物的要求特殊,不能正常进食。杨红玉夫妻俩正值而立之年,都在各自的工作中努力奋进,但为了照顾患病的婆婆,杨红玉主动放弃了外出工作的机会,承担起了全天照顾老人的重担,不仅要每天在家中忙里忙外,还要制作流食喂送。为了保障婆婆的营养,她每天订购鲜奶进行打管喂送。每天六七次的翻身擦拭,对于身体瘦小的她来说很是吃力,杨红玉为了防止婆婆长褥疮,每天定时为她翻身,从刚开始的费劲吃力到现在的“得心应手”是成年累月辛苦照料付出的结果。为了更好的照顾婆婆,杨红玉还自学了相关护理知识和技巧。在杨红玉的精心打理下,瘫痪在床多年的老婆婆身体状况稳定,多年来从未患过褥疮,家中环境干净整洁从未有过异味。影响丈夫放弃高薪回乡创业尽孝心。在杨红玉的影响下,为了协助妻子随时照顾母亲,丈夫杨建刚也放弃了外地的高薪聘请,在家中自主创业。他利用自己掌握的技能开办了一个加工厂,通过自己的勤劳肯干收获了一定的经济利益,为母亲长期的治疗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夫妻同心志愿服务时时处处献爱心。杨红玉夫妻俩与人为善和睦邻里,谁家有个大事小情,他俩都尽其所能热心帮助。疫情期间,杨红玉夫妻俩主动捐款捐物,深受村两委和群众好评。因杨建刚的突出表现,已被党组织吸收入党。

文章来源:玉田女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gkx.com//mjcczz/108220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