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瘫痪专科治疗医院 >> 瘫痪诊断 >> 2006年最好的国产电影,讲了一个带夫
虽然这是一部以打架开始、哭声结束的电影,但我一点儿都不觉得这是一出悲剧,我在这部电影中看到了野蛮蓬勃的生命力和生生不息的爱。
这部电影就是年上映的,由王全安导演、余男主演的电影《图雅的婚事》。电影的主线特别简单:
赖以生存的草原日渐干旱,图雅的丈夫巴特尔在掘水井的过程中出了意外而双腿残疾,妻子图雅一个人挑起了家庭的重担,但长期的重体力劳作让她腰椎受损,甚至也有下肢瘫痪的危险。
为了生存,也为了不再拖累家人,巴特尔决定和图雅离婚,现实面前图雅也不得不点头同意,但她再婚的附加条件是新丈夫必须和自己一起供养巴特尔。她说:反正谁跟我养巴特尔,我就嫁给谁。
由此,图雅展开了艰难的择夫之路……
1.爱,是年少的欢喜。
巴特尔在蒙语中是英雄的意思,年轻的巴特尔确实是个英雄,那达慕大会上一共有个大汉选手,巴特尔一路威猛横扫过去,赢得冠军。当年的气概,哪怕是“情敌”的宝力尔都心服口服。
天下最美好的爱情大概就是美女爱英雄了,所以,图雅爱上巴特尔几乎是命中注定的事情,逃不开,躲不掉。
婚后的生活应该是幸福而旖旎的,英勇却又细腻的丈夫,美丽带点儿泼辣的妻子,儿女双全,一家人相亲相爱地生活在辽阔的草原牧场。然而,这一切在巴特尔因为打井出现意外而下半身残疾时,戛然而止。
生活的重担落在了图雅一个人的肩上,长年的体力劳作导致她腰椎错位严重,无法再靠一个人的力量养活整个家庭,为了生存,她做出了“再嫁养夫”的决定。
以前的图雅一定是爱英雄巴特尔的,但在经历了那么多的苦难之后,在巴特尔不论是在生活上还是生理上都不能给她安慰的情况下,她还爱巴特尔吗?
我觉得答案是肯定的,图雅依然爱着巴特尔。因为对于图雅这样的女人来说,爱,不仅仅是爱,更是责任、是贫贱不移的决心、是风雨与共的义气。
“你是年少的欢喜。”我觉得用这句话来形容图雅和巴特尔的爱情再合适不过了,因为这句话倒过来读就是“喜欢的少年是你。”这种年少的欢喜贯穿了图雅的生命,所以哪怕现实逼迫着他们离婚了,哪怕为了生存下去会很卑微,他们依然是彼此心灵上的依靠。
我对电影中的三个细节印象特别深刻,我也是从这些小细节中看到了图雅对巴特尔深深的爱恋:
(1)宝力尔假装偶遇,实际上是到图雅家求婚的时候,宾主坐在一起吃肉喝酒聊天,图雅特别自然地依偎在巴特尔的身边。身体行为亦是真实情感的一种表达方式,如果图雅已经不爱巴特尔了,她不可能会这样自然地依偎在巴特尔身旁。(2)图雅和宝力尔一起把巴特尔送去养老院的那天,正好赶上一位老人过生日,巴特尔吹奏笛子助兴,表演之前他习惯性地看向图雅,图雅也微笑着点头给他鼓励,然而听着听着,她脸上的笑容逐渐消失了,因为这一曲之后她就要和巴特尔分开了。(3)巴特尔自杀未遂被抢救回来以后,图雅放弃了和宝力尔去城里享福的打算,一家人坐上大卡车准备返乡。也许是因为冷,也许是因为累,也许是因为对巴特尔的怜爱,图雅将头深深地埋在了巴特尔的怀中。无论我是冷是累还是受了委屈,只有在你怀中才能安心平静,我的爱人啊,你依然是我心中的英雄。
2.爱,是用生命为你掘一口水井。
如果说图雅对巴特尔的爱是“情不知何起,一往而深”的话,那么图雅对森格的爱却是日积月累,有迹可循的。
一个是“一见钟情”,一个是“日久生情”,没有谁比谁高贵,也没什么对错,一切都是在现实的逼迫下那样自然而然发生了。
森格是个执拗到有些笨拙人,他的老婆因为嫌他穷再加上向往草原外的都市生活,一而再再而三地欺骗他,但他却固执地以为只要自己有了钱就能摆平一切问题。
是什么时候开始对这个傻里傻气的森格产生异样情愫的呢?
也许是在森格劝她为自己做个打算的时候,他说:“我看你还年轻,人好,长得又不难看,就这样熬下去,还有什么打算呢。你嫁给他,他是你的男人,你嫁给别人,别人就是你的男人。”这番糙理不糙的劝说,图雅听了虽然生气,但她心里明白森格是为了她好。
也许是在森格为了救巴特尔而策马狂奔,奋力追赶宝力尔的汽车的时候,彼时的森格终于褪去了窝里窝囊的怂蛋气息,像个英勇的骑士一样从天而降。
也许是在森格卖掉大卡车,决定用现代技术在图雅家门前打一口水井的时候;也许是在森格一下子就喝出了那是图雅熬制的奶茶的时候;也许是在森格被炸药炸晕,儿子却误传“森格被炸死了”的时候……
在日渐干旱的草原上掘一口井是件特别艰难的事情,甚至可能因此残废、丧命,但森格却为了能留住图雅而心甘情愿去冒险。他对图雅说:“残废了我也是自己愿意的,不怪别人,也不要你养活,你怕什么?生死是老天爷安排的,死了算我活该,我福大命大,想死也死不了,死不了,井我就得打。”
爱是什么?
对森格来说,爱,就是拼尽全力、倾尽所有,去为自己爱的人打一口水井。井底的炸药被引爆了58次,依然没有一点儿水的迹象,但是这58次的爆炸却炸开了图雅的心门。
3.爱,是苦难生活里的一杯烈酒。
虽然没有特意进行刻画,但影片从很多细小的地方说明了酒对草原人民的重要性,仔细观察,你会发现电影中有很多地方是直接用酒串联起来,或者是因为酒发生转折的。
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几个关于“酒”的情节是:
影片开场便是森格因为老婆离家出走而醉卧草原,被放牧回来的图雅发现,并带回家里施救的镜头。因为在外面冻了太久,森格身体僵硬、神志不清,只见图雅嘴含一大口白酒喷在森格的胸脯上,并用手来回揉搓以使他的身体快速回温,果然没过多久森格便恢复了神志。
这里的酒既是逃避现实的致幻剂,又是逼迫你不得不面对现实的利器,一去一回,酒让你“死”去了一次,又把你救了回来。
医院醒来后,大姑姐一边喝着白酒一边告诉她,因为长期的重体力劳作她可能有瘫痪的危险,并且劝她和巴特尔离婚,然后由自己来照顾巴特尔。
大姑姐也是一个可怜人,丈夫去世的早,她一个人抚养六个孩子,生活的艰辛早早地把她磨砺成了一个苍老的妇人,烟不离手酒不离口,她不得不靠烟酒来麻痹疼痛的身体,安慰受伤的心灵。
图雅看着大姑姐手中的酒,说:“给我也喝一口。”这时候没有什么能比酒更能说明两个女人的艰辛和坚毅了,生活实苦,可是只要还有一口酒我就能撑起这个家。
巴特尔被安置在福利院的第一夜,森格到巴特尔的住处借宿。两个男人,一个因为无力照顾家庭只得和妻子离婚,并且靠着妻子再嫁才能活下去;一个因为老婆贪恋金钱、爱慕虚荣,而被骗的身无分文。这个夜晚,他们都失去了自己的爱人。
巴特尔握着酒杯、看着窗外巴特尔的白马说:“我有三年没骑马,三年不喝酒了。”这样的画面让我突然想起了《琅琊榜》里胡歌说过的那句话:“你知道我这双手,以前也曾挽过大弓,降过烈马的。”
酒和马在某种意义上就是男人的象征,对一个男人最大的侮辱也许就是让他再不能意气奋发地骑马,痛痛快快地喝酒。所以,巴特尔选择在将一瓶白酒一饮而尽后,打碎酒瓶割腕自杀。
图雅在得知巴特尔自医院,对着床上已经清醒但依然紧闭双眼的巴特尔说:“想死是吧?活着不容易,死还把谁难住了,死还把谁吓住了……喝什么不能死,非得喝酒才能死!”
然后她把桌子上的输液瓶塞给孩子和巴特尔,冲着巴特尔怒吼:痛哭道“你是大人,你有经验,你先给娃娃做个样子……这家人谁也不能死。”
在这几瓶被图雅临时充当“酒”的药物中,我看见了图雅向死而生的决心,不论生活多么无奈、艰辛,这家人都必须努力地活着,因为生或死已经不是个人的权利了,一家人像树群一样盘根错节的在一起生活了这么多年,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谁也不能死。
电影的结尾:图雅和森格的婚礼上,喝了酒的巴特尔和森格大打出手,图雅的儿子扎亚也因为别人说他有两个爸爸,而和别人扭打在了一起。图雅既拉不开儿子也劝不了巴特尔和森格,只好躲在蒙古包的门后偷偷流泪。
最后的画面定格在图雅哭泣的脸庞上,很多人说这是悲伤的预告:图雅“再嫁养夫”的道路一定不会好走,生活的矛盾依然会持续不休。但是,相反的我却看到了更多的希望。
因为生活本来就是困难重重、矛盾不断的,对于图雅这样的女人来说,纵使生活万般艰难,但没什么不是一杯烈酒所能解决的。
我甚至能想象到如果这不是一部电影,假使生活还在继续,图雅应该会在哭泣之后用袖子抹一把泪水,大声骂道:“不想好好过就算球,想好好过的就给老娘打起精神来。”
因为,没有什么能打倒一个女人心中的坚毅、情义和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