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儿童出生后离开了母体后,同时也就失去了妈妈给予的“天然的保护”。家长们都知道,半岁多以后的儿童最容易生病,特别容易得传染病。这是因为母亲给予儿童的抵抗力天天消耗,当儿童长到6个月时,这种先天带来的抵抗力就消耗的差不多了。随着儿童的长大,在外面的活动机会增多。儿童变得极易受到细菌、病毒的侵害,为了避免传染病的侵犯,保证儿童健康成长,就必须进行预防接种。今天,我们给大家做一下有关预防接种知识的科普。

我国预防接种工作的成效

预防接种工作是卫生事业成效最为显著、影响最为广泛的工作之一,也是各国预防控制传染病最主要的手段。通过预防接种,全球已经成功消灭了天花;迄今脊髓灰质炎(脊灰)的发病率下降了99%,包括中国的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已经实现无脊灰野病毒传播的目标;全球因白喉、百日咳、破伤风和麻疹导致的发病、致残与死亡也显著下降,年就避免了万因疫苗可预防疾病导致的死亡和60万乙肝相关死亡(肝硬化和肝癌)。

我国年开始实施免疫规划以来,通过普及儿童免疫,减少麻疹、百日咳、白喉、脊髓灰质炎、结核、破伤风等疾病发病3亿多人,减少死亡万人。0年我国实现了无脊髓灰质炎目标。实施乙肝疫苗接种后,全国人群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率从年的9.75%降至6年的7.18%,5岁以下人群已降到1%以下,因接种疫苗减少乙肝病毒感染者多万人。乙脑、流脑等发病人数降至历史最低水平。乙脑、流脑等发病人数降至历史最低水平。7年国家实施扩大免疫规划,以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替代百白破疫苗,将甲肝、流脑、乙脑、麻腮风等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扩大到14种疫苗防15种疾病。在应对甲型H1N1流感过程中,接种疫苗成为重要的手段。

2.预防接种是安全的,发生异常反应概率很低

免疫规划的对象是健康人群,其安全性历来受到各国和世界卫生组织的重视。疫苗在获得注册前都需经过严格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疫苗在上市使用前都要实施严格的批签发制度。在接种前、接种中、接种后都有完整的、科学的、规范的要求,保证预防接种的安全性。

预防接种是指根据疾病预防控制规划,利用疫苗,按照国家规定的免疫程序,由合格的接种技术人员,给适宜的接种对象进行接种,提高人群免疫水平,以达到预防和控制针对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目的。

从表面上看,预防接种主要是对易感者进行预防接种,其实在提高个体免疫水平的同时,必然会提高整个人群的免疫水平,有助于群体免疫屏障的形成。当疫苗接种率达到一定水平时,即使有传染源侵入,由于大部分易感者接种了疫苗,得到了免疫保护,人与人之间辗转传播的机会大大减少,传染病的传播链已被人为阻断,传播的范围受到限制,减少了传染病扩散和蔓延的可能性。

3.对有关预防接种的信息发布要谨慎

年8月在尼日利亚,有人毫无根据地宣称,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OPV)不安全,而且会导致儿童成年后不育。这导致了尼日利亚北部两个州停止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其他州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者的比例也大大下降。后果是脊髓灰质炎在尼日利亚北部发生大暴发,波及了该国其他多个以前没有脊髓灰质炎病例的地区。这次大暴发最终导致尼日利亚成千上万的儿童发生瘫痪,并且导致该疾病向其他19个无脊髓灰质炎病例的国家传播。很多孩子不得不面对终生残疾的悲剧,这原本是接种疫苗就能避免的。

日本、英国等国家也曾发生过因预防接种不实信息散播导致预防接种工作无法开展的案例。

慈林做一个有温度的服务平台(一拨就灵,我来帮您)









































白癜风症状特点是什么
土方治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gkx.com//mjccby/107196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