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瘫痪专科治疗医院 >> 瘫痪治疗 >> 33岁医生自述医院爆满诊所瘫痪,到底是
今天,让我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向大家详细描述一位新冠患者的经历。
这位患者名叫张#阳,今年33岁。
作为一名医疗工作者,医院,最严重的新冠疫情期间,不幸被感染。在去年的12月18日,我开始感到精神涣散,疲惫不堪,同时伴随着持续的咳嗽。当时,我内心心存侥幸,认为个人防护得当,只是长时间的加班导致疲惫。当天晚上服用药物后,症状有所缓解,虽然夜间出汗、咳嗽仍未停歇。作为一线医护人员,每天都需要进行核酸检测,直到8月12日,结果显示我被感染了。在这之后,医院爆满,诊所混乱,新冠患者蜂拥而至,医疗资源几近枯竭。专家多次强调只需合理用药,但仍有众多人涌向医疗机构,是因为新冠疫情严重还是心理恐慌?这个问题令人深思。经历了一番惊险,医院的大门。在这段艰难的时期,我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也体会到了医护人员的责任和担当。
在那间病房里,我和另外两位患者同病相怜,我们的身体状况都十分糟糕。第一天送去时,我的症状逐渐加重,医生们给我们开了药,但在8月12日晚上,我的体温开始飙升,烧到了近40度,让我感到极度不舒服。
接下来的一天,8月13日,更是难熬至极。高烧持续不退,伴随着剧烈的咳嗽,我整个人都躺在床上无法动弹。在这段时间里,我除了服用感冒药和消炎药,还不停地喝开水来降温,甚至连点滴都没有。到了晚上,我的体温一度飙升到了39度以上,让我几乎透不过气来。
然而,就在8月14日,高烧终于开始缓解,我的体温降至37度左右,整个人的状态也明显好转了一些。但奇怪的是,我吃什么东西都失去了味道,我的味觉似乎暂时消失了,让我倍感苦恼。
而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的身体状况逐渐好转,直至8月18日,我终于康复出院。医院的观察期间,他们并没有给我做任何点滴治疗,只是让我持续服用药物进行观察。出院后,医院进行了7天的隔离观察,然后又投入到了与病魔抗争的一线工作中。生活虽艰辛,但我心中的信念更坚定,未来的道路依然充满希望。经历了这么一番折磨,我深深体会到,大部分患者其实根本不用惊慌,医院,除非你症状极其严重,又伴随着其他严重的基础疾病。一般的小病,其实在家里很容易就可以处理。专家给出的药方,在我身上也非常有效,整整5天,病情就开始好转。所以,大家千万不要恐慌。
我叫程#艳,现在41岁,在一家国有企业上班。
12月10日的下午,正是波及全球的疫情放松管控后,我开始感到有些不舒服,四肢无力、头晕眼花,还伴有干咳。考虑到自己有高血压,平时健康状况也不佳,我对被感染的担忧倍增。特别是每到春秋季节交替,我总是容易感冒,这次更是胆战心惊,生怕自己被病毒感染了。
就在我为症状担忧不已的时候,我犹豫再三,还是决定在家里进行一次自测。老公为我做好了晚餐,却怎么也没有食欲。我找到了一支抗原试剂,小心翼翼地对自己进行了检测,结果竟是阳性。这一刻,我的内心无比焦虑,恐惧感油然而生。。对我来说,那个时候真是太崩溃了。我跟伴侣提及想去医疗中心,但是他说那里需要24小时的核酸检测,而且医疗中心已经爆满了。可他一直在我身旁抚慰我,专家告诉我们不必害怕,只需在家休息几天就行。他建议我多喝水、多去厕所,但那时候我完全没有心思去做这些,只想一直躺着睡觉。
伴侣不停地告诉我,这只是一场感冒而已,感染后会好好吃饭、好好喝水,在床上休息几天就能康复了。但我依然感到很不舒服,一直在发烧,这段时间里我伴侣也非常担心,医院,担心药物是否有效,担心我的症状是否比别人严重,他十分焦虑,医院的医生、曾经感染过的朋友,询问治疗方法,每天多次为我量体温,并不断给予我鼓励。我努力吃饭,多喝水。
从12月12日开始,我发觉体温逐渐降下来了,这时我和伴侣的心情也好了许多,到了12月13日,我感觉精神也好了些,头痛的感觉没有那么强烈,基本上不再发烧,只是还有些许咳嗽,后来在家里又静养了2-3天,基本上就痊愈了。12月8日,疫情放开后,我特别兴奋,认为自己的身体没啥问题,就开始到处跑着和朋友一起去吃饭、看电影。回想一下,这种疾病确实没那么可怕,就像得了一次感冒,对我这种身体状况不太好的人来说,都能扛过去,我想大部分人应该都没啥问题。在患病期间,心理上一定不能垮掉,一定要振作起来,尽量多进食,多补充水分,切忌自己吓自己,务必要坚强,所以没有必要惊慌。这个故事的讲述者是19岁的小郭,正在上大一。内心充满恐惧,怕被同学们孤立,怕自己有新冠后遗症,失去嗅觉、失去味觉,甚至可能影响生殖器官,我的心理防线完全崩溃,我开始胡思乱想了。是不是我感染的比较严重,怎么会这么严重,我的身体不是特别好吗?我做了抗原,结果发现阳性了。39°C左右的高温一直困扰着我,药物和热水都无济于事,头痛难忍,身体燥热异常。最开始,我就是这么痛苦地度过了那个12月11日的夜晚。
偏偏,事情并没有像我想像的那么糟糕,发烧症状持续了一个晚上加半个白天,然后渐渐缓解。不再执拗的高烧,只余鼻塞和轻微咳嗽,再也没有那种让人绝望的疼痛。记忆中,那段发烧的时光里充满了胡思乱想,尤其对身体康健的人来说,根本不必过于担心。三四天的煎熬后,一切终将过去,重返正常生活。更值得珍惜的是,应该把医疗资源留给需要的人,尤其是老年人和危重病患者,用爱心呵护他们的健康。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