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皮肤病专科医院 https://m-mip.39.net/fk/mip_9278663.html

今年30岁

家住南京的小李

2月份有一次偶然“感冒”

没有被他重视

一周后他发现解小便变得困难并且总觉得肚子胀过两天还出现了胸腰部紧绷及下肢无力感,这种症状感持续加重。一周后,小李双下肢完全瘫痪、不能移动。快速出现的排尿困难及不寻常的瘫痪让小李一家很紧张,赶紧送他到我院就诊。我院神经内科赵红东主任医师接诊了小李。“入院时,小李双下肢已经完全瘫痪,只能由平车推入病房”,赵主任介绍说。经详细的体格检查,专家发现:小李双下肢完全瘫痪,胸部以下所有感觉都消失,而且双上肢力气也不如正常人,同时伴有明显的尿潴留。专家通过对病史和体格检查的综合分析初步判断病变的部位是在脊髓经头颅及脊髓磁共振检查,结果显示小李脊髓几乎全部是病变伴明显水肿,而且脑内也有病变。在明确了病变的部位后,一个问题摆在医生面前: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如此长节段的脊髓病变呢?

磁共振检查结果提示几乎全部脊髓都有病变伴明显水肿,脑内也有病变(红色箭头所指处均为病变部位)

结合患者起病方式、进展速度及磁共振的特殊表现,神经内科专家集体讨论后认为首先怀疑免疫介导性脊髓炎。考虑到患者年轻、病情进展快、瘫痪症状重,在征得患方同意后,在入院当天就给予了免疫球蛋白联合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同时对患者血清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抗体进行检测,以期进一步明确病因。第二天,小李的病情便得到控制:胸腰部紧绷感减轻了,脚趾能稍微活动,治疗效果初步得到验证。第三天,抗体检测结果出来了,小李血清中MOG抗体滴度达到1:(强阳性),至此,小李瘫痪的“真凶”找到了——抗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MOG)抗体相关疾病。这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免疫介导的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

早期的积极治疗控制了疾病的进展,但小李的神经系统损伤范围广、程度重,需要较长时间可能慢慢恢复功能。神经内科医生每次查房时都对其进行细致的体检,不断安慰及鼓励,还为他勾画了康复路线图,并请我院康复医学科专家每日指导他康复锻炼。

经过半个月的治疗,小李的双下肢都能活动了。为了更好地恢复受损的神经功能,小李到我院康复医学科积极进行康复治疗。与此同时,神经内科根据最新的专家共识为小李制定了规范的序贯治疗方案,预防疾病的复发。经过免疫调节、心理支持及康复锻炼的多维疗法,四个月后小李已经能独自行走,排尿功能也基本恢复正常,小李重燃了生活信心和希望。

本期专家简介

赵红东神经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擅长:擅长神经肌肉疾病、神经脱髓鞘疾病、面肌痉挛肉毒素注射治疗、脑血管病等疾病的诊治。

专家门诊时间:星期二下午

点击图片

在线预约挂号

推荐阅读:

疫情期间,医院发热看病指南请收下!

整整齐齐去,整整齐齐回!56名驰援武汉医务人员今天平安回家!

医院告全体患者及家属书

医院本部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gkx.com//mjccys/108291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