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医生,常常听到的问题是:“我这老腰疼得厉害”、“我的腰咋弯都弯不下去”、“我的腰疼得哟,连带着我整条腿都跟着发酸发麻”……

为什么会腰疼?腰疼怎么办呢?下面详细告诉你~

腰疼这事儿可大可小,轻则休息一段时间即可缓解,重则如沉疴难愈,时好时坏。不止是老年人,各种体力和脑力劳动者,无不饱受腰疼的困扰。

腰间盘突出症是腰腿痛最常见原因之一。

疾病简介:

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指下腰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突出,压迫和刺激一侧或双侧神经根,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以L4-5、L5-S1为常见。退变可以是突出的原因,也可是其结果。

发病原因:

1.椎间盘一般从20岁即开始退变,纤维环失去弹性,髓核脱水。长期重体力劳损是激发因素,比如保洁工人、建筑工地混泥土砖工。

2.外伤力包括

①压应力:垂直伤力,可使髓核突破软骨板进入椎体,形成Schmorl结节;

②张应力:弯腰受力,髓核挤向后方,致纤维环后方破裂;

③切应力:旋转应力,更易突出。

3.椎间盘后方纤维环最薄弱,只正中有后纵韧带加强,故椎间盘突出以一侧或两侧后外侧为常见。

临床症状:

1.腰痛

反复发作,臀部感应痛。

2.坐骨神经痛

可单侧、部分可双侧。一般为1-2个神经根所支配的皮节区疼痛。多在一次活动或搬运重物后突发腰痛并伴坐骨神经痛,咳嗽、喷嚏加重,症状可反复发作→椎管狭窄→间歇性跛行。

3.中央型突出,可引起马尾压迫综合症,临床上可引起大小便功能异常,间歇性跛行,鞍区感觉障碍等。

检查方法

(一)X线

1.平片

①生理曲度改变;②腰椎侧弯;③Schmorl结节;④骨质增生,椎间隙稍变狭;⑤除外骨质破坏性疾病;⑥应注意是否有腰椎骶化或骶椎腰化、隐性脊柱裂等先天性畸形。

2.造影

脊髓造影;椎间盘造影;硬膜外腔造影可协助诊断。

3.CT、MRI

可了解突出的部位、大小、神经根受压及是否伴有椎管、侧隐窝等狭窄情况。但CT和MRI不能替代体格检查和X线平片的作用。

(二)肌电图

可了解受累神经根损害情况。

(三)化验

脑脊液(CSF)完全阻塞者可出现蛋白含量增高、潘氏试验及奎氏试验阳性外,通常均正常。

(四)体征

1.腰椎畸形

①腰椎生理弧度改变;②腰椎侧弯,患侧弯——髓核突出位于神经根下方;健侧弯——突出于神经根上方。

2.压痛点

①患病椎间隙棘间压痛;②坐骨神经区压痛;③Spurling征阳性:患者俯卧,叩击腰骶部,出现患肢放射疼痛或原有疼痛加重者为阳性。

3.足尖站立试验

保护下患足尖站立不稳——伸踇肌力下降。

4.直腿抬高试验与加强试验

检查时医生站在病人的右侧,嘱病人双膝伸直,医生托住病人的脚跟离开床面并缓缓高举,高举至某一点时感到有阻力,接着病人便叫痛,记录下肢与床面所成的角度。在举至某一点感阻力时,突然背屈踝关节可激发疼痛,时为加强试验阳性(Bragard征)。正常人直腿高举可达90°,但个体差异很大,老年人不足90°,而经过体形训练的舞蹈演员则可超过90°,因此必须健侧与患侧同时作直腿高举试验。直腿高举试验有时可显示出对侧阳性,即直腿高举健侧下肢时患侧下肢却感到疼痛(Fajeztainz征)。对侧阳性者往往提示椎间盘突出较大或为中央型突出。

5.股神经牵拉试验阳性,表示L4神经根受刺激。

6.腱反射,L4—膝反射↓;L5—膝踝反射正常;S1—跟腱反射↓。

7.感觉:受累神经区过敏→减退→消失。

突出物压迫神经时,会产生腹痛或放射性痛,不同部位、程度的突出,影响也不同。

正常椎间盘及周边结构:

1中央型:

髓核突出位于后方正中央,往往压迫两侧神经根和马尾神经,引起双下肢及大小便功能障碍。突出较局限者仅压迫马尾神经引起大小便功能障碍和鞍区感觉障碍。

2旁中央型:

髓核突出位于椎间盘后方中央偏于一侧,压迫一侧神经根及马尾神经。

3旁侧型:

髓核突出位于椎间盘后外侧,仅压迫该侧神经根引起根性放射性疼痛。

4极外侧型:

少数(约占3%)髓核突出位于椎间孔内或位于椎间孔外侧,压迫椎间孔内的神经根或已出椎间孔的脊神经引起一侧腿部症状。但受累神经根或脊神经比其他突出类型要高一节段。

腰椎间盘突出类型及神经损害

A中央型B旁中央型C旁侧型D极外侧型

椎间盘突出的程度A隆起型B破裂型C游离型

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

非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主要适用于:

①年轻、初次发作或病程较短者;②症状较轻,休息后症状可自行缓解者;③影像学检查无明显椎管狭窄。

1、绝对卧床休息

初次发作时,应严格卧硬板床休息,大、小便都不应下床或坐起。

卧床休息3周后,可以在腰围保护下起床活动,3个月内不做弯腰持物动作。

方法简单有效,但较难坚持。缓解后,应加强腰背肌锻炼。

正确拾物及用腰姿势

2、运动疗法

目的在于提高腰背肌肉张力,增强韧带弹性,活动椎间关节,防止肌肉萎缩,减少结缔组织粘连。

常用的锻炼方法有:五点支撑法、三点支撑法、四点式支撑法、飞燕式。

每日早晚各进行一次,每次30-45分钟。

腰背肌训练方式图

3、牵引治疗

急性损伤突出者,应先脱水、消炎等对症治疗,再用牵引(椎管狭窄者不宜)。

牵引可增加椎间隙宽度,椎间盘突出部分回纳,减轻对神经根的刺激和压迫。

需在专业康复科或骨科医生指导下进行。

4、推拿治疗

推拿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效果比较明显,用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止痛、松弛痉挛的肌肉。

5、物理治疗

主要目的是镇痛、消炎、促进组织再生、兴奋神经肌肉、松解粘连、促进腰部及患肢功能的恢复。

常用的物理因子有:超短波、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低频调制的中频电、红外线、蜡疗等。

6、针灸治疗

镇静止痛、抗炎、消肿、调整肌肉和韧带的功能。

配合电针一起治疗,每次30分钟,每日一次,7-10天为一疗程。针后拔罐。

7、支持治疗

服用氨基葡萄糖和硫酸软骨素等药物支持治疗,该类药物有一定的抗炎抗软骨分解的作用。

8、药物治疗

药物是非手术治疗中的重要一环,对解除肌肉痉挛、消炎止痛、改善症状、加速康复,具有良好的作用。

(1)赖氨匹林类:是目前治疗本病的常用药物,具有解热、镇痛、抗风湿作用,可较快缓解本病腰腿痛症状。但长期应用亦可诱发胃肠道出血或溃疡,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

(2)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常用药物有盐酸乙哌立松、氨糖美辛、芬必得、扶他林等。该类药镇痛作用强于阿司匹林,消炎及抗风湿作用也较强。可根据病情选择使用。它们共同的副作用有:胃肠道反应、皮疹、头痛、肝肾功能损害等,故需在医生指导下应用。

(3)氯唑沙宗片:中枢性肌肉松弛剂,对缓解肌肉疼痛有一定作用。

(4)激素类药:常用药物如强的松片、地塞米松片及强的松龙、地塞米松针等,可消炎消肿,迅速解除水肿组织对神经根的压迫而缓解疼痛。

(5)维生素类药:常用药物如维生素B1和维生素B12等,可营养神经、缓解麻木等症状。如甲钴胺片、胶囊及针剂,腺苷钴胺针剂。

手术治疗

手术适应症:

①病史超过三个月,严格保守治疗无效或保守治疗有效,但经常复发且疼痛较重者;

②首次发作,但疼痛剧烈,尤以下肢症状明显,患者难以行动和入眠,处于强迫体位者;

③合并马尾神经受压表现;

④出现单根神经根麻痹,伴有肌肉萎缩、肌力下降;

⑤合并椎管狭窄者。

预防保健

1.保持健康的体重,减轻腰部负重;规律的锻炼身体;急性期应注意休息,尽量减少运动尤其是减少弯腰的活动,比如拖地。

2.戒烟:香烟中的尼古丁影响椎间盘对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做好腰部保暖,不要睡地板及竹席。

3.采用恰当的持物方法;正确的站立姿势,平时工作生活中要劳逸结合,注意姿势的正确,避免抬重物。

4.避免不当的坐姿。正确的坐姿对于颈椎腰椎都有保护作用;

5.坐下的时候保护腰部,可以在椅子和背之间放一个小枕头或垫一些毛巾;

6.睡觉时使腰部自然放松,侧卧时可以在膝盖之间垫一个枕头。

疑问医答

如何判断是断腰椎间盘突出还是腰肌劳损?

(1)活动是否受限?腰肌劳损患者对患者腰部活动度的影响很小,往往是早晨起床或者久坐起立时,加剧腰背痛的程度,但患者只要活动一会儿腰背痛就会得到缓解。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腰部向某个方向的活动可能会有障碍。

(2)有无腿痛?腰椎间盘突出的疼痛分为3种:一是只有腰痛,二是只有腿痛,三是既有腰痛又有腿痛。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多有坐骨神经痛,有的从臀部开始,逐渐放射到大腿后外侧、小腿外侧、足背、足底外侧和足趾的腿痛。腰肌劳损的疼痛常常比较单一,只是腰痛而已。

(3)痛感?腰椎间盘突出会有隐隐作痛的腰痛表现。腰肌劳损所致的腰痛则带有酸胀感,有时是剧烈疼痛。

(4)压痛点在中间还是两边?腰突患者的棘突或棘间隙有压痛,压痛点主要位于棘突旁,即背部中间有压痛。腰肌劳损患者通常腰椎棘突间无压痛,而腰背肌局部有压痛,即在远离背部中线的腰背两边有压痛。

如果腰疼已经困扰了您多年,不必惊慌,到医院请专业医生评估,及早治疗哦!

-END-

推荐阅读:

体检查出“肺结节”,你知道离肺癌有多远吗?

甲状腺结节、甲亢、甲减等,离甲状腺癌有多远?

乳房疼痛、包块,你知道这离乳腺癌有多远吗?

wengyouyi

点赞是美意,打赏是鼓励!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gkx.com//mjccyy/108069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