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开发求职招聘QQ群 http://liangssw.com/shishang/20004.html

来源:安邦咨询

疫情冲击全球之下,国际油价罕见地出现全面大跳水。北京时间4月21日凌晨,5月份交割的WTI原油暴跌超过%以上,瞬间一度以每桶低于-40美元进行交易,最终结算价收报-37.63美元/桶,历史上首次收于负值。这意味着,在美国市场,原油生产商和交易商甚至愿意倒贴每桶近40美元,只是为了别人能把原油从他们手中买走。

要指出的是,21日凌晨的“负油价”是出现在特定地区(北美)、特定时间(5月交割)内的现象。在WTI油价刷新底线之时,布伦特原油6月份的期油价格仍然维持在25美元/桶以上,WTI在6月交割的期油保持在20美元/桶的“正常价位”。不过,安邦咨询(ANBOUND)宏观研究团队在21日中午的讨论中表示,目前的“正常油价”可能也坚持不了多久,一个简单的推论是:随着6月原油交割期的到来,如果全球疫情仍然严峻,石油市场在库存、减产和需求方面仍没有重大利好消息,那么6月期油很可能大跌。

言犹在耳,北京时间21日下午,国际油价出现了崩盘式的跳水。此前一直坚挺的布伦特原油(6月期油)一度大跌至18.1美元/桶;21日上午已经回正的WTI油价(5月期油)再度跌至-10美元/桶,WTI6月期油一度跌破12美元/桶。

虽然国际石油市场出现负油价只是极特殊的情况,并且有技术性的因素(如面临交割和移仓需求),但主要还是经济基本面决定的。在疫情之下,油价崩盘暴露出全球经济、国际石油市场、石油产业正面临严重的危机,尤其是石油产业将遭受严重的结构性冲击。从宏观上来看,近期油价持续下跌的原因并不复杂,主要是供需失衡。疫情全球蔓延导致全球经济“冻结”,全球石油需求锐减。今年2月中国疫情最严重时,仅中国每天的石油需求量就减少万桶以上。据国际能源署(IEA)和部分投资机构的预测,年全球石油需求将比年骤降1/4-1/3,因疫情导致的需求萎缩规模达-万桶/日。这几乎接近欧佩克总产量或者整个北美地区的石油总消费量。在此宏观背景下,OPEC+达成的每天万桶石油减产协议,基本上无济于事。

油价崩盘的短期触发因素很直接——世界没有地方存放开采出来的原油了。由于全球能源需求骤降,现在世界各国精炼厂不愿将石油转化为汽油、柴油和其他产品。与此同时,石油生产还在继续,导致全球石油储备空间迅速耗尽。有能源专家估计,全球石油储存容量为68亿桶,其中近60%的储备容量已用完。目前,石油业务链上最好的生意之一就是石油储存,许多石油被储存在油轮和驳船上,拥有储油罐车成为石油业内的“硬实力”。美国有6.35亿桶的战略石油储备,并可以再储存万桶。不过,这只相当于美国6天的石油产量(从去年底至今年初,美国的原油产量近1万桶/日)。在加勒比海地区和南非,石油仓库几乎完全用完了;在非洲的安哥拉、尼日利亚,在南美洲的巴西,石油仓库容量在几天内可能就会用完。储备空间耗尽,这对全球石油产业是个硬约束,石油期货市场为此受到不小的打击。

全球石油市场面临的形势极为严峻。未来,有三方面的问题值得特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gkx.com//mjccyy/108357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