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瘫痪专科治疗医院 >> 瘫痪常识 >> 轮椅学霸648分考入清华,为了上学,
有时我们在抱怨自己没有伞的时候,有的人却在雨中光着脚奔跑。
当我们一路走来,不管经历什么,都应该拥有强大的内心、坚韧的品质、不服输的精神。如果命运不公,就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这一切。
坎坷
在甘肃定西有一位叫魏祥的男孩,因为他患有先天性脊柱裂、椎管内囊肿,出生后就丧失了双下肢运动功能,并且伴有大小便失禁。孩子出生就发生瘫痪的情况,身为父母心里是最痛苦的,他们给了孩子生命,却没有给孩子健康的身体。
既然天意如此,也只能接受这个事实。接下来,就是想办法能不能通过医学技术进行补救,让孩子重新拥有健康。所以魏祥的父母从小就带着他四处求医,但治疗结果却总是不尽人意,父母的努力并没能帮助他治愈恶疾站立起来。
儿子的病还没有看到希望。年,父亲又查出患有不治之症,这让原本就已经很脆弱的家庭,再一次遭遇打击。没过多久,魏祥的父亲就撒手人寰,弃她们母子而去。丈夫的离去,魏祥的母亲虽然悲痛万分。但为了儿子,她抹了抹眼泪,又重新振作起来,独自一人承担起家里的重担。
从那以后,这个家就只剩下母子二人相依为命,未来虽然会面临更多困难和挑战,但魏祥母亲却没有放弃儿子残疾的治疗。不仅如此,她还要让儿子和同龄的孩子一样在校园里读书。
上学
魏祥到了上学的年龄,母亲为了能让儿子正常上学读书,她就把自己当成儿子的双腿,每天背着他往返于学校,这一背就是12年,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12年来风雨无阻,背后的艰辛只有她自己最清楚。
但无论多么艰难,她都会咬紧牙关挺过来,因为她坚信希望就在前方,总有一天会迎来胜利的曙光。正是有了这样的信念做支撑,她又好像从来不知疲倦,浑身上下总是有使不完的力量。
魏祥在母亲的教育和感染下,变得十分懂事,学习也不用母亲操心,自己就能计划和安排。魏祥除了不能站立起来行走,其他方面和同龄孩子也没有什么区别。由于他自主学习意识强,再加上非常刻苦,学习成绩在班级中一直名列前茅,说他是“学霸”一点也不为过。所以魏祥母亲的12年守护,并没有让她失望。
虽说魏祥从小疾病缠身,但也让他拥有了坚韧的品质和乐观的态度,能够正确看待自己的不幸。正是因为这样,他在年高考时,以分的高考成绩,考上了我国的顶尖学府清华大学,被清华大学理科实验班类(数理)专业录取。
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一样可以通过努力考上名校读书,并且这也是送给辛劳12年的母亲最珍贵的礼物,同样也没有辜负所有老师对他的照顾和培养。
写信
魏祥考上清华后,这个“轮椅学霸”已经成长为一个小小男子汉,他经过认真考虑后,决定给清华写一封信。
在信中,魏祥先是向清华介绍了自己的个人情况和遭遇,并且表达了对母亲的无限感激之情。
他说:“坚强伟大的妈妈在悲痛欲绝的日子里,不但没有放弃过对我细心无微的照顾,反而更加疼爱我,竭尽全力为我付出,并省吃俭用,供我上学,给我治病。”
也就是魏祥父亲去世后的第三年,魏祥母亲曾再次背上他踏上北去的火车,医院神经外科专家,为魏祥实施了第三次手术治疗,但手术结果并不理想,残疾依旧。那次,魏祥的身体几经折磨,痛不欲生,而他母亲的精神也濒临崩溃。有了那一次,魏祥更深深感受到了母亲的艰辛与伟大。
信的最后,魏祥恳切希望清华能够接纳他的同时,并帮助她们母子解决一间陋宿,让她们娘俩儿有济身之所。
而清华收到魏祥的来信后,又及时给他回了信。信中结尾引用了冰心赠葛洛一首诗中的一段话来表明了清华的态度。
“爱在左,情在右,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得穿花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痛苦,有泪可挥,不觉悲凉。”在清华园里的所有学子,无论是生活的困顿,抑或身体抱恙,都会有“爱”与“情”相伴。
清华在回信中,不仅表示接纳魏祥,还会帮助她们度过难关,甚至还包括帮助魏祥继续治病,让他尽快摆脱病痛的困扰,迎接美好的未来。
有一句话说得好“世界以痛吻我,我仍报之以歌”。意思是说人降生到这个世界,有了宝贵生命的同时,也可能带来伤痛和意想不到的磨砺。但是,任何人都没有免除“痛吻”的权力或超越“痛吻”的法力,我们唯有把这些苦难当成历练。
所以人的一生之中,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不应该被困难打倒,更不应该去抱怨命运的不公,从此一蹶不振。而应该是鼓起勇气与命运进行抗争,成为生活中的一名强者,要相信经历风雨之后一定会迎来彩虹。
如今,魏祥已经进入清华大学学习,他不仅用行动践行了清华的校训,还用自己的故事感动了很多人。相信有清华这样舞台,有清华师生的帮助和培养,魏祥一定会活得更加精彩,未来之路也会更加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