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总投资亿美元(约亿元人民币)的世界级国家存储器基地项目,在武汉东湖高新区奠基启动。这是建国以来湖北最大单体投资高科技产业项目。也许您有疑问了,存储器到底是个啥,值得投资那么大吗?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揭秘,为何要投资亿,只为一片“芯”。位于武汉光谷智能制造产业园的国家集成电路产业项目效果图首先,要理解透国家存储器基地项目的战略意义,我们得先了解存储器是什么、为什么重要?存储器是什么?存储器是信息系统的基础核心芯片,是计算机存储信息的“仓库”,所谓“信息”是指计算机系统所要处理的数据和程序。从产品形态来讲,存储器是集成电路产品之一,而且存储器是高端通用芯片,是最能代表集成电路规模经济效应和先进制造工艺的产品。芯片的种类很多。以一台电脑为例,核心集成电路部件可大致分为中央处理器(CPU)、内存(DRAM)、显卡(GPU)和固态存储器(SSD)等几大部分。存储器芯片为啥重要?集成电路产业是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被称为“工业粮食”和“生死攸关的工业”,而存储器就是粮食中的主粮。工业时代的钢产量,让中国有底气追赶工业强国。信息产业时代,集成电路产业的技术水平和发展规模,绝对是衡量一个国家产业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环顾四周,小小芯片已经深入方方面面。小到手机、个人电脑、家用电器,大到汽车、飞机、航空火箭,都无法离开芯片这个整机设备的“心脏”。然而,小小芯片,也让中国承受了多年的“空芯”隐痛。我国信息技术产业规模多年位居世界第一。年,产业规模达到12.4万亿元,生产了14.6亿部手机、3.4亿台计算机、1.3亿台彩电,但主要以整机制造为主。当年,我国集成电路进口亿美元,成为我国最大宗进口商品。年,国内集成电路产业自给率只有9.8%。赛迪智库半导体所所长霍雨涛表示,尤其是国内大量所需的处理器、存储器等产品基本上全部需要进口,远不能支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国家信息安全、国防安全建设。存储器关系国家信息安全,但存储器核心技术却被少数国际巨头垄断。目前,固态存储器以存储型闪存(NANDFlash)技术为主流,中国的存储型闪存基本完全靠进口,市场被三星(Samsung)、东芝(Toshiba)、海力士(Hynix)、美光(Micron)四大公司垄断。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产业的发展,存储芯片的需求还将激增。年“棱镜门”的爆发,给全世界在信息安全方面上了最好一课,美国凭借手中持有的八大王牌(思科、IBM、谷歌、高通、英特尔、苹果、甲骨文、微软)覆盖了全球的个人用户和企业用户,8家公司中,高通和英特尔就是典型的集成电路企业。历史早有案例,年第一次海湾战争,美国通过埋入在通信系统的后门,瘫痪了整个伊拉克防空网络,轰炸机如入无人之境。“中国芯片之痛,已不仅是经济问题,更上升为国家信息安全。”华中科技大学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与系统研究中心主任邹雪城教授表示,中国必须有自主可控的集成电路产业,追赶再难,也必须要做。国家存储器基地项目光谷启动3月28日,湖北武汉再次迎来历史性的日子。总投资亿美元(约亿元人民币)的国家存储器基地项目,在武汉东湖高新区奠基启动。这是湖北省建国以来最大单体投资高科技产业项目。国家工信部副部长怀进鹏指出,国家存储器基地项目是我国信息技术产业抓住机遇补齐短板,推动重大生产力布局的战略举措,对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未来几年,武汉光谷东,将随着千亿项目的注入,崛起一座庞大的芯片之城。亿美元将投向何处?它将给武汉光谷、给湖北、给中国带来怎样的产业焕变?15年投资亿美元打造万亿级全产业链国家存储器项目位于东湖高新区光谷智能制造产业园,建设内容包括芯片制造、产业链配套等,计划5年投资亿美元,到年实现月产能30万片,年实现月产能万片。该存储器基地项目以芯片制造环节为突破口,集存储器产品设计、技术研发、晶圆生产与测试、销售于一体,将为我国打破主流存储器领域空白,实现产业和经济跨越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国家存储器基地项目建成后,将带动我省设计、封装、制造、应用等芯片产业相关环节的发展,集合以天马、华星光电为代表的显示产业,以及华为、联想、富士康为代表的智能终端产业,共同打造万亿级的“芯片-显示-智能终端”全产业链。年量产亿美元投向四大方面武汉新芯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陈少民透露,总投资亿美元的国家集成电路产业项目,预计年量产,年实现月产能30万片。这笔巨大的投入,将主要用于4个方面。首先是研发,包括工艺研发、芯片研发和系统研发。其次是项目基建,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地分三期建设,昨日启动的为一期,年量产后,同步启动二期、三期建设。至年前,一、二、三期全部建成。第三是仪器投入。最后,构建全产业链,把“一棵树”变成“一片林”。陈少民说,当产能达到30万片时,该基地员工将达1.7万人。除了以武汉新芯为核心的存储器本厂,还将在左岭规划3万人的住宅区,带来大量就业与上下游的配套。他估算,围绕该基地,至少将吸引几百家配套厂商入驻,包括主控芯片公司、模组公司、封装公司、测试公司等,全产业链打造。“由于芯片行业比较特殊,连工服都不能在外面洗,我们甚至还需要专业服务的洗衣厂”。3年弯道超车17亿颗芯片点亮“芯”湖北目前,世界存储器主要使用DRAM(关机后丢失数据)和NAND(关机后保留数据)两种技术,绝大部分应用于个人电脑、服务器和智能手机。关于存储器产品路径选择,到底是倾向于发展目前市场主流的内存DRAM产品,还是代表未来发展趋势的3DNAND产品,此前一直存在争论。最终,湖北决定保持和国际存储器大厂同样的路线:3DNAND。那么啥是3DNAND存储技术?年,国家集成电路基地30万片月产能中,约20万片为3DNAND存储器,10万片为DRAM存储器。陈少民称,发展3DNAND立体堆叠存储技术,是由于在生产工艺的物理极限上,2D闪存已经无法继续突破。智能手机、电脑、云计算的广泛应用,都需要大量存储。相比之下,2D闪存就像是停车场,而3DNAND则是立体停车场。不仅如此,新技术也比2D闪存性能更强,功耗更低,可靠性更高,将逐步取代后者,应用于大众电子产品。年5月,武汉新芯3DNAND项目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第一个具有9层结构的存储测试芯片,通过存储器功能的电学验证。据称,作为立体存储探路先锋的三星,技术已达64层。20万片3DNAND,折合芯片是多少颗?陈少民说,一个12寸的硅片上有颗芯片,这意味着,该基地年一年将制造出17亿颗芯片。“这将是湖北集成电路弯道超车的重要机会”,他认为,从市场分析看,年全球NAND存储器有亿美元市场,DRAM达亿美元,中国市场巨大,但芯片和存储器长期依赖进口,自占率非常少。当该基地3DNAND月产量达到30万片时,约将占全球市场的11%至13%。“那时候中国NAND的市场,可能达到世界近一半,这是个非常大的市场”。十年投入百亿不改初“芯”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期,我国的芯片和存储器都大量依赖进口,缺“芯”少“屏”。3月28日,在国家集成电路项目启动现场,一位全程参与该项目落地的负责人感慨:苦追3年,奋斗10年,这颗“芯”总算落地了。作为国家级光电子产业基地,光谷早在年初就开始筹划发展集成电路相关产业。年武汉新芯诞生,这是中部地区第一条12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项目。此前,新芯只是中芯国际旗下的一座托管工厂,没有自己的技术体系。年,中芯国际退出运营,武汉新芯开始自主研发,组建团队自己干,由美国归来的杨士宁博士出任首席执行官。“这一步是非常正确的,建立了自己的技术话语权”。过去10年,湖北省、武汉市和东湖高新区累计投入多亿元,用于武汉新芯发展集成电路产业。尽管新芯这几年并没挣到钱,但是一直在坚持。在这个过程中,去年年初还提前布局3DNAND存储器的研发,与三星等世界巨头是同步的。“当时国家战略还未明确,我们就开始干了,如果不是这个基础,这个千亿项目不可能放在武汉”。年,北京、上海、武汉、深圳被初步框定为4个国家集成电路基地城市。其中,北京、上海主导逻辑芯片,涵盖设计、制造、封装、测试;武汉以存储器为主,主要涵盖设计和制造;深圳是华为、中兴的所在地,有市场需求,将主要发展设计、封装和测试。该人士称,除了武汉,北京、合肥、厦门等城市,也曾角逐过国家集成电路项目,武汉凭借10年前的布局,最终胜出。项目影响力堪比当年武钢“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没有自主存储器产品的国家……回国20年,中国集成电路到我这一代已是第四代。”3月28日,清华大学微电子学研究所所长、国家01专项技术总师魏少军在汉讲出了平时不讲的话。他感慨,总投资亿元(约亿美元)的国家存储器项目落地武汉,寄托了四代人的梦想,“没有存储器的内心很干涸”。而对于城市来说,在传统工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湖北武汉能引入像存储器这样大的新兴产业,是不可多得的选择。这是重要机遇,更是艰巨任务,要理解国家布局的重大意义,对于国家来说,也不会有太多同样的战略布局。把国家的重大战略最终变为成功现实,这对湖北武汉意味着责任。在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所长、国家02专项技术总师叶甜春看来,国家把存储器基地项目放在武汉,是个历史性的日子。“武汉新芯的项目正式启动。作为我国有史以来最大的半导体集成电路项目,我们又开始做了。”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所长、国家02专项技术总师叶甜春说。他透露,这些年其实一直有讨论,但一直没下定决心,“但这次终于看到了政府的决心、市场的信心”。叶甜春认为,世界级存储器基地是集成电路半导体行业的里程碑项目,一旦成功,将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将改变产业态势,因此“只会成功不能失败”。信息时代,芯片是最基础、最重要的技术产品,就像工业化时代的钢一样。当年,国家在武汉建设武钢,如今,国家把存储器基地项目放在武汉,他认为在信息时代,这个项目的影响力可以与当年的武钢类比。新闻多看点武汉芯片企业分布存储器武汉新芯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主打产品:NOR闪存、CMOS影像感测器芯片、65纳米浮栅型闪存、高端代码型闪存未来突破:3D闪存传感器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MEMS(微机电系统)红外传感器芯片填补了国内产业化空白武汉高德红外与武汉新芯合作研发的背照式影像传感器芯片顺利投入量产光通信海思光电子有限公司光通信芯片设计能力达到28nm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网络通信芯片实现GOTN(光传送网)武汉芯泰科技有限公司长距离宽带调频通信芯片正在进入产业化阶段图形处理器中船(武汉)微电子有限责任公司开发的图形处理器GPU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技术信息存储进化史信息存储对人类很重要,信息存储越发达,对我们认识周围世界就越有帮助。信息存储的演变可以追溯得更远,甚至可以追溯到第一个开始思考的人类。自文明诞生以来,人类便开始想尽办法安全地存储信息,最近一百年中,人类获取和存储信息的能力已实现了巨大的飞跃,更多信息被数字化,大部分信息都被妥善地保存于各种存储设备里。大脑最原始也是最强大的自然数据存储设备,至今在某些方面,仍没有一种存储设备能够与人类大脑相媲美。不过,大脑容易健忘,所以人类仍需要在发展存储设备的道路上不断前进。岩画旧石器时期,也就是距今大约万年的时候,人们开始利用天然岩石作为载体来记录有用的信息。泥板石板岩画移动十分困难,于是两河流域古代苏美尔人用黏土制作出泥板,古埃及人则用石板存储信息。白纸中国古代最早是结绳记事,文字发明后,又用甲骨、竹木片、帛等。西汉造出世界上最早的植物纤维纸——灞桥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廉价纸普及。在中国工匠传授下,阿拉伯人学会造纸。直到8世纪,通过阿拉伯人,中国造纸术传到西方,白纸大规模流行。穿孔卡片最早的外置存储器可追溯到19世纪末,为解决人口普查需要,美国人霍列瑞斯首先把穿孔纸带改造成穿孔卡片,穿孔卡片输入数据的方法一直沿用到20世纪70年代。磁鼓存储器年,发明于奥地利的磁鼓内存是最早出现的一种依靠磁介质的资料存储装置,也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计算机所用内存的早期形式。磁带美国无线电爱好者马文·卡姆拉斯发明磁带,后来广泛应用于录音、影像领域。磁盘第一台磁盘驱动器是由IBM于年生产,可存储5MB数据。此后磁盘的容量一度提升,由MB到GB再到TB。软盘年IBM公司推出世界上第一张“软盘”,直径32英寸。DVD一种光盘存储器,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荷兰飞利浦公司开始使用激光光束进行记录和重放信息的研究,年获得成功,最初的产品就是大家所熟知的激光视盘系统。CDCD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光盘、光碟,诞生于年,最早用于数字音频存储。闪存闪存是一种长寿命的非易失性(在断电情况下仍能保持所存储的数据信息)的存储器。包含U盘、SD卡、CF卡、记忆棒等等。Intel是世界上第一个生产闪存并将其投放市场的公司。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朗科公司才是U盘的全球第一个发明者,这是计算机存储领域二十年来唯一属于中国人的原创性发明专利成果。来源:综合湖北日报、长江日报微博:

湖北日报编发:许应锋







































白癜风哪里治疗
北京什么白癜风医院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gkx.com//mjcczz/107548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