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脑性瘫痪以运动障碍、姿势异常为主,伴有智力、语言、听力障碍等,是目前儿童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痉挛型脑瘫患儿约占60%~70%。脑瘫患儿目前强调早发现,早治疗,最大限度地恢复功能,减轻残疾。我们采用肌肉功能定位水针注射治疗脑瘫患儿肢体运动障碍,报道如下。

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综合康复及肌肉定位注射,对照组采用单纯综合康复。

综合康复

根据小孩的具体情况选取针刺、推拿、运动、感统、作业等常规康复项目,具体操作手法根据小孩不同情况来灵活选择,1次/天,3个月/疗程。

肌肉定位注射

生理盐水5ml加维生素B13mg,维生素B.5mg配制成混合液。上肢外展受限取三角肌上的肩贞、肩髃、肩寥;上肢屈曲取肱二头肌上的臂臑、曲池;手内旋取旋前方肌、旋前圆肌上的太渊、列缺;拇指内收取拇收肌上的合谷,拇对掌肌的鱼际;手腕屈曲,取尺侧屈腕肌上的阴郄,指浅屈肌、指深屈肌上的内关。下肢内收肌屈曲选取髀关、风市、血海、膝关节屈曲选取委中、阳陵泉、足三里、条口;踝关节屈曲选取三阴交、悬钟、解溪、太冲等,每穴注射药物1~1.5ml,隔天1次,90次为1个疗程,休息10d继续下一疗程。

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后PDMS-FM及MAS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表2。

表1两组PDMS-FM评分比较组别n项目治疗前治疗后

治疗组60FMQ63.82±15..27±18.55a,bGr26.08±12..30±9.93a,bVi45.87±26..81±26.52a,b对照组60FMQ65.62±14..21±16.51aGr27.20±11..30±9.73aVi46.64±28..71±27.33a注:a: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b:与对照组比较,P0.05。表2两组MAS评分比较组别n治疗前治疗后治疗组.15+0..15+0.75a,b对照组.03+0..09+0.30a注:a: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b:与对照组比较,P0.05。

讨论

痉挛性瘫痪主要是由于受损伤脑所支配部位的肌张力增高,导致运动功能障碍。四肢运动障碍对脑瘫患儿的生活质量影响较大,各种精细动作的改善不但锻炼了上肢各肌肉的功能,而且进一步增强了神经-肌肉的协调性及中枢对外周神经的支配能力,加强了机体的反馈效应。

穴位注射属中医外治法,是选用某些药物注射入人体特定部位,以防治疾病的方法。它是在针刺疗法和现代医学封闭疗法相结合的基础之上,根据经络理论和药物治疗原理发展起来的一种治疗方法,将针刺与药物对穴位的双重刺激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挥其综合效能。

我们在取穴时采用按功能定位和循经取穴相结合的指导思想选取注射点,局部注射,使药物直接作用于该肌肉或肌群,直接缓解局部的肌张力;同时,药物的营养作用可以直接作用于神经分支,使外周神经与所支配肌肉的关系同时得到改善,因此作用明显.。

循经取穴所选取的几个穴位中,臂臑、曲池、合谷、阳陵泉、太冲为阳明经穴。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临床中我们观察到脑瘫患儿在治疗过程中体质普遍偏虚,所以选择阳明经穴为疏通阳明经气血,对患儿体质的改善有利。从传统理论上分析,曲池可通利全身关节,合谷可疏通局部气血。从穴位解剖上分析,肩贞、肩髃、肩寥处为三角肌肌腹,臂臑处为三角肌止点,也是肱二头肌起始处;曲池穴下有前臂筋膜,桡侧腕长、短伸肌,肱桡肌,肱肌;合谷穴下为第一骨间背侧肌、拇收肌;鱼际穴下为拇短展肌、拇对掌肌、拇短屈肌;阴郄穴下为尺侧腕屈肌桡侧缘;内关穴下有指浅屈肌、指深屈肌、旋前方肌、前臂骨间膜。所选穴位既疏通了所属经脉的气血,又符合现代解剖理论。我们根据患儿肌肉功能受损的特殊表现,特别是肌肉的僵硬程度确定注射位置,针对性强。

维生素B1、维生素B12有营养神经,提高痛阈,增加关节活动度,有利于痉挛型脑瘫固定于正常姿势。王琴玉等发现,针刺留针30min疗效优于10min,而留针1h效果优于留针30min。这说明,对脑性瘫痪,刺激量的大小和疗效相关。而穴位注射可以保持刺激而不留针,使针刺感应保持4h以上,既可以保证足够的刺激,又可以预防小儿多动引起的留针困难问题。

手机版







































香港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北京最好的白癜风医院在哪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gkx.com//mjcczz/107878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