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瘫痪专科治疗医院 >> 瘫痪诊断 >> 海安好儿媳,照顾瘫痪丈夫多年默默奉献不
有个扫地的阿姨,家住还海安城东镇明桥村11组河边,她家唯一的儿子瘫痪在床。阿姨叫张广凤,今年61岁。阿姨的儿子叫葛乃富,今年41岁。她说儿子瘫痪以后,儿媳妇多年来从没有离开过儿子,坚持照顾他,一直对儿子很好,每天给他喂水喂饭,洗衣做活,从没有嫌弃。葛乃富原是一名木匠,从事建筑工作近二十年。五年前,他随建筑工程队到石家庄作工,在20层楼连接钢模板时,不慎跌落到地上。其实当时只有三四米的高度,但他恰巧被地上的钢管砸中第二颈椎,头部以下瘫痪。他在石家庄前后治疗八个月,母亲和妻子均赶来照料,但是最终全身除了头部可以动弹外,其他所有部位没有任何气力和知觉,连轮椅都坐不起来。正值壮年的葛乃富从此每天只能躺在床上,吃饭大小便所有事都要靠人照顾。离开他人照顾,他寸步难行,即使饭到嘴边,也没有办法吃,喝水吃饭都必须要靠别人一口口喂。苍蝇蚊子飞上他的脸,他也只能任凭叮咬,没有任何能力去赶走。身高1米75的他可以说话,思维正常,但却动弹不得,即使想看书,他也看不成,因为他没有办法拿书。从早到晚他只能在这张床上躺着,无力地望着于他而言遥远又美好的世界。他只能看着家人提前打开的电视,却不能自由地选择频道。一个正当年的中年男子,原本是这个家庭的顶梁柱,可是一场意外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他反而成了所有人要来照顾的人。工地给了他一次性赔偿四五十万,从此照料他的重任落在了母亲和妻子身上。他的妻子叫许波培,海安当地人。从出事到现在,整整五年过去了,许波培不离不弃,从洗脸到擦身,从护理大小便到喂水喂饭,从亲自裁布做衣到抱着丈夫到室外晒太阳,她和婆婆共同伺候着瘫痪在床的丈夫。这个家庭毕竟还要继续生存,为了多挣一点钱,许波培还在当地服装厂打工,还要每天接送女儿上学。可以说从早忙到晚。娘家人心疼她骑电动车太辛苦,今年刚为她凑钱买了辆小汽车。他们有一个女儿,今年15岁上初二。在许波培看来,丈夫再瘫痪,再残疾,对孩子来说,到底是爸爸,而爸爸的存在,对这个家庭无疑是完整的。许波培的讲述很平静,没有悲伤与难过,她说眼泪早就流干了,现在只有习惯。她的话语中没有豪言壮语,没有多么高尚的思想,有的只是最简单朴素的想法,那就是为了孩子,为了这个家,她只能这么做。许波培说,自己每月也就挣一千多,公婆都务农,虽然村里照顾婆婆当保洁员每月也能拿八百多,但全家人生活的压力还是很大,毕竟孩子小,今后用钱的地方还有很多。她说自己也申请过低保,可惜一直未获批准,而今年村里更是以她有汽车为由拒绝办理。她苦笑着说“其实汽车是娘家人买给我的”。在听妻子讲述的过程中,葛乃富一直静静地听着,有时眼睛会有些发红。他说自己给家人添麻烦了,要不是妻子和母亲,他根本不会活到今天。虽然长年卧床,但葛乃富身上干干净净,屋里没有任何异味。一楼两张床,另一张床睡着葛乃富的妈妈。做婆婆的已经万分感激一直坚守在这个家庭的儿媳妇,所以她情愿自己在照顾儿子的问题上多干些,她心疼儿媳妇,让她上楼去睡,晚上不必操心。想像得出,母亲的付出甚至更为艰辛。然而,她没有为自己表一份功,却一直在说着媳妇的好。人生有无数意外,谁也不知道不幸会在哪一天降临在哪一人的身上?扪心自问,如果我们的家庭有此病人,我们是否可以长长久久地陪伴每一天?我们是否可以做到如此坦然?在这个家庭,在这对婆媳身上,我看到了不幸降临后,悲伤里面对现实的坚韧,困境中彼此扶持的坚守,流年岁月美好信念的坚定。她们平凡,她们普通,她们却值得尊敬。我们希望把这个故事传递出去,让更多人了解这个遭遇不幸的家庭,认识默默奉献多年的好媳妇以及她宽怀仁慈的好婆婆,能给这个家庭给予真诚的褒奖,无论精神还是物质。我想,社会需要对这样普通人的礼赞,这种礼赞又何尝不是送给这个家庭的一份祝福与力量?深深地祝福这个家庭!
本文来源海安零距离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北京白癜风研究中心治疗要多少钱北京看白癜风去哪家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gkx.com//mjcczz/1079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