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瘫痪专科治疗医院 >> 瘫痪诊断 >> 穴位埋线对不同类型脑性瘫痪的治疗作用
脑性瘫痪,俗称脑瘫,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类儿童神经系统疾病,是指出生前至出生后婴幼儿阶段内,因各种因素导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综合征。临床上以姿势与肌张力异常、不自主运动和共济失调等为特征,常伴有感觉、认知、交流、行为等障碍和继发性骨骼肌肉异常,并可伴有癫痫发作。
穴位埋线由埋藏疗法发展而来,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将羊肠线(或医用高分子生物降解线体)用埋线针置入特定穴位内,利用埋植线体在穴位内所产生的持续的物理和化学刺激来达到治疗疾病、保健强身的目的,是中医学针灸理论以及现代生物医学相结合的一种新型治疗手段。
中医学上,穴位埋线通过将羊肠线(或医用高分子生物降解线体)植入特定的穴位,起到调和气血、疏通经络、扶正驱邪、平衡阴阳以及调节脏腑等作用;而西医学中,穴位埋线的作用机制为恢复神经功能,调控神经反射,增强人体免疫力,改善局部循环;抑制炎性因子释放,减少细胞凋亡;调节细胞因子表达,改善机体代谢。
不随意运动型脑瘫
不随意运动型脑瘫可分为先天因素以及后天因素两大类,是由于椎体外系受损引起,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随意运动障碍而不自主运动增多,常见张力障碍、手足徐动、姿势控制缺陷等,大多为四肢瘫痪,表现为上半身重于下半身。由于该病属于一种综合征,患者残疾程度较重,治疗颇为棘手。
中医学中虽然没有“不随意运动型脑瘫”这一病名,但是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可以归属于“五迟”“五软”“五硬”范畴。该病发生的主要病因主要为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或病后失调,致使精血不足,脑髓失充,五脏六腑、筋骨肌肉、四肢百骸失养,形成亏损之证。
不随意运动型脑瘫的康复治疗效果较差,改善姿势控制缺陷、缓解肌肉紧张、减轻肌张力波动,可以打破远视反射的控制,使肌肉自主运动和随意运动,从而达到治疗此病的目的。穴位埋线将羊肠线(或医用高分子生物降解线体)植入人体穴位,给穴位长久而柔和的刺激,能明显提高患儿肌力及调节肌张力,进而能够改善脑瘫患儿的运动功能。
共济失调型脑瘫
共济失调型脑瘫以小脑受损为主,以及锥体系、锥体外系损伤。主要特点是由运动感觉和平衡感觉障碍造成不协调运动。为获得平衡,两脚左右分离较远,步态蹒跚,方向性差。运动笨拙、不协调,可有意向性震颤及眼球震颤,平衡障碍、站立时重心在足跟部、基底宽、醉汉步态、身体僵硬。肌张力可偏低、运动速度慢、头部活动少、分离动作差。
目前针对共济失调型脑瘫的运动治疗除增加压力促进稳定外,还通过采用按摩、抗阻负重等方式增加感觉刺激。只是,临床上观察发现仅使用康复运动治疗提高肌张力,存在着起效慢,疗程长的问题。
穴位埋线疗法的引入,不仅安全、操作简单、创口小、治疗痛苦和治疗次数少,且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改善症状,缩短疗程,对改善共济失调型脑瘫患者的肌张力以及提高核心肌群肌力有明显促进作用,使患儿获得稳定的躯干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
痉挛型脑瘫
临床中,痉挛型脑瘫因下肢肌张力增高,在足部多表现为尖足,严重影响患儿的步行稳定性,是引起步态异常的主要因素。中医认为,痉挛型脑瘫属肝强脾弱证型,发病机制是由于肝气旺盛,脾气虚弱,而致气血生化乏源,或脾虚不能抑制肝木,导致肝气相对亢盛,筋脉和肌肉失去血液濡养而致筋骨拘挛。
脑清穴是经气运行经过的部位,是治疗痉挛型脑瘫尖足的要穴,可改善踝的气血运行,达到滑利关节、降低肌张力的目的,且线体埋入穴位后软化、液化、吸收的过程形成一种持久柔和的非特异性冲动,一部分经传入神经相应节段的脊髓后角后,向内对脏腑起调节作用;另一部分经脊髓后角上传大脑皮层,使“休眠”状态的突出兴奋阀值渐渐变低,皮层细胞被活化,形成新的突触和神经环路,加强中枢对病理刺激的干扰、抑制和替代作用,从而改善脑瘫的肌痉挛状态。
综上所述,穴位埋线疗法除了具有普通针刺产生的效应外,还可缓慢释放刺激形成持续性治疗,通过健脾益胃、滋水涵木,使脏腑达到“阴平阳秘”之功效。同时调和气血,濡养筋脉,改善痉挛状态,配合康复训练,可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此外,穴位埋线疗法除适用于治疗脑瘫外,还适用于多系统慢性疾病,如自闭症、多动症、智力低下等,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或替代西药的使用。
脑瘫是一种难以治疗却又常见的儿童神经系统疾病,目前还没有治疗的特效药物。很多家长在得知脑瘫是不能治愈的,以为坚持治疗也只是在做无用功。但很多脑瘫患儿通过药物加康复训练是完全有可能获得独立生活能力的。
金炳旭,副主任医师,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医学硕士,长期从事小儿脑神经康复的临床和研究工作,尤其擅长针灸治疗小儿脑瘫,智力低下等疾病,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主持和参与课题10余项,在北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篇,参编著作2部。兼任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埋线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脑病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针灸学会针法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康复医学会手功能分会委员。
出诊时间:周二上午,周五下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