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影/文就在上个礼拜,我老家的一个邻居去世了,他是绝食而死的。这位邻居大爷的老伴十多年前已先走一步,他们有一个女儿,住在附近。两三年前,他突然中风,只能靠轮椅活动。从那以后,他就和女儿一家一起生活了。大爷以前是做小生意的,生病前也攒下了一些积蓄。一起生活后,他的开支就从这笔钱里走,医院要钱,日常吃药吃饭要钱,也经不住花。几年下来,女婿的态度越来越差,大爷受不了这屈辱,就闹绝食了。奄奄一息的时候,还被送回到了自己的房子里咽气。听我爸说起这件事时,只觉悲凉。人活一世,大半时间都是为子女为家人而活,老来成了负担的时候,亲情是不是一定靠得住呢?知乎上有一个问题:如何看待“我奶奶瘫痪了,每天都要麻烦我们照顾,几年了奶奶为什么还不死”?如果你和题主一样担心问题下会有“无尽的谩骂和指责”,很可惜,你多虑了。隔着网络的面具,人性展示出了更真实的面目。多个回答里,绝大多数人都在体谅原始提问者的不容易,感同身受照顾老人的辛苦,甚至有人说,他只是把大部分人的心声说出来了而已。在那些答案里,有女儿对病床上的母亲说:你要走赶紧走,我们都要上班有事情不能天天看着你呀。有孙子说,知道奶奶瘫痪那一刻,就希望她立马就死。有儿子在老年痴呆的母亲走丢后说:怎么不丢了算了......见证过我妈照顾我外婆的日子,深知没有资格站在道德制高点去指责任何人,但仍然觉得不寒而栗。不过在这些回答里,也有两个特别不一样的晚年。有位网友说,他认识一位部队退休老干部,一个80多岁的老爷子,退休金万多一个月,看病基本上可以全报。七十多岁时得了癌症,后来发展到不能走路,他儿子直接辞职,连工作都不要了,在医院全程照顾,把他照顾得很好。拿那位儿子的话,他必须让他老爹多活,因为自己工作一般,累死累活一个月也就四五千,不如好好照顾老爹,把爹爹伺候好了,可以拿他的退休金。还有一位网友,他的外公7岁那年瘫痪了,至今已经十多年了,但他们家族呈现出来的却不是“久病床前无孝子”,而是几个子女争先恐后照顾老人。为什么呢?因为他外公一个月退休金一万多,比儿女工资还高。他妈妈也是辞去了自己的工作,全职照顾外公。为什么同样是老人,是至亲,有的被盼着死,有的被求着活,是孝和不孝的区别吗?有人一语点破:能赚钱的和消耗钱的,绝对俩待遇。有位在养老院工作了很多年的朋友说,她看过那么多老人,但凡晚年过得好的,都是退休金高的。老来啥都没有的,一定是最惨的;光有房有存款的,也不见得好,你想啊,多的是人盼着他一蹬腿走了继承遗产呢。现实就是这么残酷的。我们每个人都有垂垂老矣的时候,随着年龄通胀加剧,我们也许还会比想象中活得更久。老来决定我们生活质量的,只有两样东西:第一个是健康。这些年见过很多老人的生活质量都是从身体垮了那刻开始急转直下的。身体好能自理的时候,日子大多不会太差。第二个是与生命等长的充裕现金流。我们老来大概率还是会有一段时间需要别人照顾的,而决定我们能不能得到更好、更有尊严的照料的,往往不是我们有多少钱,而是我们值多少钱。比如前面提到的那两位老爷子,他们每活一个月,就值一两万,每活一年就值十几二十万,活得越久越值钱,即便是生病了,仍然在源源不断创造价值,仍然还是家里的宝。然而绝大多数人退休后都远没有这么理想的退休金。最近人社部披露,00年企业职工人均退休金只有元/月而已。长期来看,社保基金连年赤字,人口老龄化迅速加深,未来的退休金水平只会走下坡路。如果希望老年时每个月有更充裕的现金流,可以通过年金险来补充。前两年有一位北京的阿姨买养老年金时,说过一句话,至今都让我印象深刻:“我不想身边的人都盼我死。”现在想来,她早已参透此中智慧。想了解年金险的朋友,可以添加
转载请注明:
http://www.vogkx.com//mjcczz/1083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