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我们伸出手

世上就存在“千手观音”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拾遗(ID:shiyi)

12月3日,重庆日报“尹明助学·爱洒四方”志愿项目,从全国多个项目中脱颖而出,荣获金奖。

所以,拾遗君决定写写“尹明”的故事。

我自以为已阅透人生,心也长满厚厚茧子,可“尹明”的故事,却火力威猛地击穿了我的心脏,一股热血直冲喉头。

本来觉得暗黑的胸腔,忽然有一束光照了进来。

1

彷佛是一个约定,两张汇款单又如期而至。

年3月4日,重庆日报社再次收到“尹明”的资助款。

一张金额是元,汇款注明写着:“请转交丰都县龙河镇刀利坪村谷巧玲家年上半年资助款。”

一张金额是元,汇款注明写着:“请转交巫山县官渡镇雷坪小学王迎春年上半年资助款。”

汇款地址都是“中山三路号”。

还是那个虚拟名字,还是那个虚拟地址,

16年来,“尹明”就像一个隐形人,

用模糊的身影,风雨无阻地书写着大爱传奇。

▲“尹明”汇出的第一笔爱心助学款

2

年,谷巧玲的两个“天”塌了。

一个“天”是母亲——因重度风湿性关节炎而瘫痪在床。

一个“天”是父亲——在某个清晨消失无踪,杳无音讯。

这一年,谷巧玲刚满9岁。

这个家一下走到了山穷水尽:

谁来照顾瘫痪在床的母亲?

谁来看管刚学会走路的妹妹?

谁来打理快要枯死的庄稼?

这时,只有9岁的巧玲站了出来。

“为了养家,我只有选择退学。”

没有锄头高的巧玲,只能依靠体重,

借助杠杆原理一点点挖土翻田。

每月两块钱的电费实在“太贵”了,

巧玲就把电线剪了,点起了煤油灯。

在一个母亲呻吟不止的清晨,

巧玲将一头长长黑发齐根剪断,

跑到镇上换回几瓶止痛片和几斤盐巴。

…………

巧玲用稚嫩无比的肩膀,就这样撑起了一个家。

3

年12月,《丰都周报》编外记者陈仕龙,

偶然知晓巧玲家状况后,立马赶去采访。

采访结束时,陈仕龙问:“最想让叔叔帮你什么?”

巧玲眨巴眼睛:“我想读书。”

回到家,陈仕龙写了一片文章——《11岁孩子早当家,卖掉头发买盐巴,“我要读书”声声盼,祈求社会帮帮她》,发表在《丰都周报》上。

年1月5日,《重庆日报》以“读者来信”的方式,

摘编刊登了该文——《谁能圆你求学梦》。

在《重庆日报》的呼吁下,

一大批信件、捐款接踵而来。

这批捐款中,有一张是委托《重庆日报》转交的汇款单——“请转交丰都县龙河镇刀利坪村二社谷巧玲小朋友”。

汇款金额:元。

汇款







































北京白癜风医院那里好
北京治疗白癜风到底花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gkx.com//mjccjc/107887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