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瘫痪专科治疗医院 >> 瘫痪护理 >> 无名之辈是一部很优秀电影
我知道这部电影已经被吹爆了,我拖了好久才看,没有爆掉我的泪点,但我还是很感动很喜欢,那感觉像是自己兜里揣了一笔钱要去品尝民间高手的好菜,乐得其所且尽兴而归。这是一部充满了爱意的片子。我不喜欢“爱”这个字眼,生活里有人跟我提这个,我的内心大多都在翻白眼。
“爱”字在我们的文化里不应该拿来说出口,因为我们的文化里,爱带有挟持,牺牲和控制的意思。这个可能是我的偏见,我总是隐约从这“爱”字的背后咂摸出一丝不对劲,“我爱你,所以你应该相信我,我是对你最好的”,所以感受是可以被忽略的,只要“爱”就可以了。
但相对的,我喜欢“爱意”,爱意从行为中来,爱意从来都无法言说。本片最精彩的一段是陈建斌饰演的马先勇和他酒后驾车导致高位瘫痪的妹妹马嘉祺(任素汐饰)隔着门对骂,马嘉祺喊说:“你不要以为说两句好话你就能上天,你要记得,我有今天都是你害的,都是你,活该你死婆娘,没人管,一辈子打光棍!”
马先勇说:“这就对了吗,这才是你,你也不要咒老子,老子活得好得很!”
两个命运的受害者,一个依靠怨恨活着,一个靠着被怨恨活着。“怨恨织就了一张网,我们透过织线看到了网格里显现出来的东西,那些原本就在那里的东西。”然后是高中小男生高翔和小女生马依依,导演很巧妙地把他们的世界和成人世界隔开了,于是有了马先勇在学校暴揍马依依的剧情,也有高翔为了马依依抱不平,给了马先勇当头一拳骂他是个臭保安的画面。
这确实是高中生才有可能做出来的事情,导演设定了他们身上还有未被成人世界洗刷出的卑微和屈从。即使高翔的父亲是个欠人钱跑路的房地产商,而马依依的父亲是个酒后驾驶,害死妻子,弄残妹妹的“臭保安”。
邦妮说这是一群不正确的人,做着不正确的事。
多好,就冲着导演终于不让我们生吞政治正确这一点,就该感谢他轻巧地将道德轻轻从这个故事上撕了去,我们不必再舔着糖纸说糖就是这个味道。在《圆桌派》里有一集,窦文涛问姜文,科技飞速发展,沉浸式体验会不会在未来取代电影,而电影艺术会不会从世界上消失?姜文回答说,但凡人们还需要生活以上的东西,只有人们发现现实生活无法真正的让每个人感到满意,电影或者艺术就不会从这个世上消失。
高翔的父亲欠钱跑路,仇人给他开追悼会,他是主人公,回来,是要脸。高翔相信他一定会回来,是信仰。马依依拦着他,是年轻人忠实的感情。
高翔在学校攒人不成,拿着偷来的枪去单刀赴会,被人暴揍的档口,千军万马的高中生抄着桌子板凳网球拍出来干架,是电影的慈悲心,是电影的本质,给观众一些虚幻的真实和一些踏实的感动,我不认为电影最具有教育意义,电影该是一只上帝之手,他安慰挣扎在现实泥潭里的人们。
电影的名字叫《无名之辈》,能够爆红的原因,除了确实质量上佳以外,可能也侧面反映了,这世界上还是“无名之辈”多啊。
网上也有人觉得这部电影虚伪,命运何时曾对小人物关心过,对人类来说即便是天大的打击,对世界来说也不过是漫不经心的巧合罢了。能够还有力气谈论尊严的,往往日子还没山穷水尽,真正穷苦的人,只怕是只能麻木地趴在活着的边缘残喘罢了。
而正好,我觉得《无名之辈》并没有试图简单地给予这些小人物尊严。马嘉祺在电影里失禁那一段算是非常关键的一幕,之前大头和眼镜不明白马嘉祺为何一心寻死,直到电视里恶搞两人打劫的鬼畜视频,嘲笑两人是年度最佳蠢贼的新闻被播出。眼镜突然发现没有尊严地活着生不如死时,看着失禁的马嘉祺咆哮着不要过来,他才明白马嘉祺是真的不想活了。但最后眼镜还是没有杀死马嘉祺,我猜,与其说她获得了尊严,不如说她是有了丢掉尊严,但是还是要活下去的决心。
有人说,这是马嘉祺和眼镜产生了爱情,我倒觉得更像是两个在不同人生境遇下,怀着对尊严的渴望,而产生了惺惺相惜的同盟关系更为恰当。从一开始的不了解,到突如其来的深刻理解,最后开始想要一起,与各自的命运和解。
今年我读过最动人的一句话是:“人类渴望好的故事。”故事和幻想是人类欲望的一部分。有人幻想粮食,有人幻想工作,有人幻想爱情,有人幻想尊严。幻想的本质是人们想着有一天得到这些幻想之物的幸福感而继续生活下去,是最好的白日梦的一种。
《无名之辈》是一部很优秀,也很讨巧的电影,它能赢得如此高的呼声,本质上还是抓住了人们的需要,对尊严,对善意的渴望,对能将心揪着触动的故事的渴望。观众将自我投射进电影,电影给我们瞬间的闪光,人类的文化里有那么多关于服从的教育,如果电影能助我们短暂地冲出自我,有什么不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