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点击上方"文明静海"↑免费订阅本

年市文明网海选评出的“天津好人”、静海用爱暖心志愿者服务社的志愿者张建,是一个乐观坚强渴望健康的肾病患者,更是一个虔心用爱温暖弱势群体的践行者。

  3月15日上午,静海区西城海城公寓1号楼前,青年志愿者张建与妻子佟茹形影相随,夫妇俩提着水果、鲜奶等营养品如期而至,像往常一样结伴来到该楼9层某单元看望关爱对象贾会和她的残疾女儿,为她们维修理疗仪器,解决生活困难,并为母女送上爱心捐款,用亲人般的真情,帮助她们渡过难关。

  三年前的一天,热心青年张建参加静海区爱心志愿者行动到病困家庭开展助困活动,当他了解到贾会一家的困难情况后十分揪心。贾会下岗无业,丈夫两次患脑梗瘫痪在床,女儿自幼脑瘫生活不能自理,全家每月仅有的低保收入全部用于丈夫和女儿治疗药费支出,一家人几乎半年都吃不上一回肉。贾会每天把丈夫和女儿从床上抱到地上、再抱回床上,翻来覆去很多次,瘦弱的身躯已经不堪重负。贾会一家的困难让张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主动和义工队负责人商议,自己出资余元,为贾会的丈夫购买了一张专用护理床,彻底解决了瘫痪病人的饮食、排便等不便,有效地减轻了贾会的负担。

  张建做义工参加“用爱心,暖人心”公益活动的行为得到了父母的鼓励和妻子的支持,此后,他把贾会一家作为自己的定向帮扶对象,经常和妻子结伴到贾会家走访,共同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困难,成为这个苦难家庭的生活支撑和精神依靠。年底,贾会的丈夫相继两次病重昏迷,张建都是第一时间赶到,亲自驾车和其他志愿者一起把病人及时住院就医。贾会的丈夫病故前后,张建放下自家的许多事务,和爱心服务社的志愿者不遗余力地帮助贾会把丈夫的后事料理得有节有序,不留遗憾。广大网友纷纷发帖点赞:“爱心暖人心”“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认识张建的人,都知道他是个品德高尚、乐于助人的好青年。但很少有人知道,他自己也是一名重度的肾病患者,每年用于治疗的费用也是非常巨大,内心的隐忧对他而言曾经有过深深的愁苦。自从加入志愿者队伍以来,他深受老队员们那种阳光心态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感染,切实体会到予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幸福感。在自己经营的机件加工企业屡遭困境的情况下,他毅然地招收几名残疾人到企业就业,帮助他们靠自己的劳动创造收入,让他们通过劳动摆脱贫困过上好日子。

  认识张建的人,都知道他性格内向,不事张扬。然而,在道义和是非面前,他能够做到主动担当,率先作为。去年6月,本区唐官屯镇孙坝口村刘文巧同学家突发火灾,把全家烧得干干净净,这让刚刚高考完的刘文巧失去了继续求学的信心,义工队组织为其募集上大学的费用时,张建和妻子商议后,决定出资余元,为刘文巧购买了一部新手机,让她上大学时方便和家人联系。刘文巧收到手机后,感动万分,表示:一定要努力学习,决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张建常说,社会作为一个家庭,人与人之间,需要用爱互相温暖。在参加志愿者活动期间,张建得知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藏族中学的学生蒋丽君因贫困面临辍学,他核实情况后二话没说,当天就将足够的学杂费款寄往甘肃,让藏族同胞的孩子切身感受到几千里之外天津大哥哥的温暖爱心。当受助者的父亲在电话里用藏语表示感谢时,他从唯一能听懂的最后一句“扎西德勒”中,感觉到了这个贫困的藏区家庭一家人真心的谢意。

  张建,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好人。多年来,他以拳拳的仁爱之心,累计参加帮助十几个残疾贫困家庭或学生,个人累计捐款捐物超过元,并将对残疾家庭贾会母女、藏族困难学生蒋丽君进行长期定向帮助扶持,让困难个体切身感受到社会各界给予的温暖,都源自于真情,来自于爱。

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静海正在创建文明城区,感谢您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gkx.com//mjccyy/108102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