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编辑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nsei.cn/fengshang/sscl/20201113/688.html

文/红尘人间客

河北省河间市的一个小村庄,有一个网上红人生活在这里,她是一个瘫痪的乐观姑娘,名叫巩艳坤。

她手中拿着针线编织童鞋,正对着手机直播,她直播带的货品就是手中的编织物品。

她的亲切和自信受到许多网友的喜欢,看着她的豁达的心境,谁也不会想到,她已经瘫痪在床三十年了。

因为她一路走来付出了很多,也帮助了许多人,她经营过自己的厂子,帮扶残障朋友脱贫。

她的经历和励志人生,曾多次被赐予各种奖项,她先后获得了河北“新时代眼罩最美青年”、“河间三八红旗手”、“河间市自强不息好青年”等荣誉称号。

巩艳坤五岁的那一年,她在玩耍时不慎发生意外,仰面朝天地跌倒在地。

奶奶见了,慌忙上前扶起她,小小的巩艳坤那个时候伤心地哭着,丝毫没有意识到腿已经没了知觉,医院诊治得知,她的身体已经严重变形,脊柱侧弯。

自从这次摔伤后,因为疼痛,她时常都趴在床上,很少坐起来。

父母带着摔伤的巩艳坤四处求医,两年的时间里,花光了家中所有的积蓄,父母无奈将她暂时放在奶奶家抚养。

奶奶成了她的双腿,每天背着她四处转,巩艳坤想去哪里就带她去哪。

奶奶有些驼背,每次背着她的时候,她都能被奶奶后背坚硬的骨头硌到。

奶奶有哮喘病,她再长大一些的时候,奶奶再也背不动她了。

奶奶不能经常带她去外面后,巩艳坤几乎每天都在小屋中度过。

奶奶渐渐老去,对于自己不能更好地照顾她而感到自责和担心,她担心以后巩艳坤的生活不能自理,担心她之后没有人照顾。

奶奶经常教育她,自己要多学学生活上的事情。

她小时候就学会了赚钱贴补家用,在她八岁那一年,她的母亲会在家织毛衣,小小的巩艳坤没什么事,经常坐在一边看着母亲,渐渐地,她竟然学会了。

她在那一年,给母亲织了第一条毛裤,可母亲才穿了半天就脱掉了。

原来,是她织的尺寸不对,小一号的尺寸让母亲不能干活。

巩艳坤学会编织后,便停不下来了。

在屋中一直闲着的她,更想要赚钱,想要通过自己的双手创造价值。

那段时间,她做了很多手工,开始她会匝梨纸,每天能挣到十八元。之后机械化,不再需要人工做,她就转去粘炮仗桶,每日不到十元。

巩艳坤十二岁的那一年,奶奶离世了。

奶奶生前的教育让她受用终身,她学会了知足,学会了感恩,她因此从没有陷入过因身体带来的叛逆情绪中。

在奶奶离世的那一刻,她觉得自己长大了。

巩艳坤搬到了自己的家中,和父亲、母亲还有妹妹生活在一起。

妹妹那时正在上小学,每天放学回来都会写作业,从未上过学的巩艳坤很是羡慕,每次妹妹写作业时,她就凑过去和妹妹一起学习,可妹妹一天学习下来的字很多,很多她都不认识。于是,妹妹教会了她查字典。

每每遇到不会的字她就会查字典,渐渐地,她知道的字越来越多,也经常自己编故事,想象着故事中主人公的经历,有什么漂亮的衣服、鞋子,去了哪里玩耍,就好像自己也同样经历了一遍。

之后,巩艳坤用妹妹的课本,自学了初中的课程。

巩艳坤因为一直瘫痪在床,身上开始长起了褥疮。

过了些日子,褥疮不但没有好,反而更加严重,医院时,医院下了病危通知书,不敢收她治疗。

巩艳坤的父亲并没有放弃她,用三马车带着她四处求医,也不断从偏方中找寻能治疗她的方法。

功夫不负有心人,巩艳坤的褥疮逐渐转好,父亲为了让她能更快恢复,花了七百五十元给她买了一把轮椅,让她能经常走出屋子,能做更多的锻炼,让褥疮彻底恢复。

巩艳坤得到轮椅后很开心,有了轮椅,她终于可以从屋子里出来,到院子中玩耍。

那段时间,巩艳坤的父亲开始锻炼她的自理能力,尽量让她能够独立生活,不用什么事情都依靠着父母,也正是那些年的锻炼,让她有了独立生活的能力。

巩艳坤二十岁时,杨书成来到家中提亲,他是邻村的聋哑人,两个人很快就结婚了。

婚礼当天,父女二人依依不舍,父亲很心疼自己的女儿,他担心女儿婚后的生活,怕一个聋哑人不能听见她的需求,照顾不好她。

巩艳坤与父亲不同,她很坚强,她做好了一切都靠自己的准备,她说自己想要的东西,会用自己的双手得到。

婚后,巩艳坤每日坚持自己做饭,等待着在工地干活的丈夫回家,开始做的可能并不好吃,但熟能生巧,很快她就熟练地掌握了做饭这项技能,家人都喜欢她做的菜。

结婚两年左右,巩艳坤怀孕了,为了有自己的孩子,巩艳坤曾经冒了很大的危险。

医生曾经说过,她的孕期很可能会提前结束,大人和孩子都会有生命危险,但巩艳坤很想做一个母亲,她执意要将孩子生下来。

在孕期,父亲因为担心她,一直在身边照顾着她,不久后她的大女儿健健康康地出生了。

幸福的生活没有过多久,哥哥在电话中告诉了她父亲生病的消息,巩艳坤下意识觉得事情不太好,挂断电话后,立刻坐上小三轮车向父亲家驶去,连大门都没有来得及关上。

等巩艳坤快到村口时,村里就开始有鞭炮声传出,这是他们村子的习俗,每当有人快去世时,就要在家中放鞭炮。

巩艳坤悲痛万分,依靠的大山倒了,让她瞬间崩溃。

巩艳坤的腹腔中有一个良性肌瘤,她的父亲在去世前医院。

父亲离世后,他们的生活更加拮据,在做手术时为了省钱,巩艳坤坚决放弃了注射麻药,她觉得自己胸口以下没有知觉,打不打麻药问题都不大。

临做手术时,麻醉师终于看不下去了,主动要求给她加上麻药,费用由麻醉师出。

手术两个小时后她才清醒过来,主刀医生特意和她提了麻醉师,说那是她的救命恩人,巩艳坤因此永远记住了这个麻醉师,人生中的每一个贵人她都牢牢记住。

巩艳坤和丈夫的生活一直很拮据,因为两人身体都有残疾,每月都有低保户的补助金,公婆也时常帮衬着他们,日子也算过得去。

当她们生完孩子后,巩艳坤的压力越来越大,她还是想要通过自己的双手挣钱养家,不依靠政府和任何人。

在一个偶然间,她听说集市上有通过做手工赚钱的方法,她想起了小时候和妈妈学的那些编织技巧。

为了能多赚些钱,她决定自己在家编一些手工制品拿出去售卖。

从这个决定开始,巩艳坤经常在网上搜寻相关信息,输入手工制品词条后,页面搜出来的手工制品五花八门,让她意识到手工市场的热度。

她在网上搜到了许多花样,她就照着上面的花样编织各种鞋子,积攒到了一定数量之后,她就让丈夫带着她到集市上摆摊。

每次摆摊出门前,她都会将自己收拾一番,顾客看见干净利索的她,对她的手工制品也就更加喜欢,销量也会更好。

慢慢地,她的手工作品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口碑也越来越好。

巩艳坤一次在集市摆摊时,听说河间市有一家夜市,她动了去那边售卖鞋子的想法。

聋哑丈夫不明白她的想法,巩艳坤就一边指着三轮车,一边叫上两个孩子上了三轮车,当即就出发去了夜市。

当时的她,并不知道夜市的距离,他们从下午三点多一直骑到了晚上七点多才到。

到了夜市,巩艳坤开始摆摊卖编织品,一位阿姨见到残疾的她,热心上前询问,得知这些都是出自她之手后,即便这些童鞋阿姨不能穿,也买了三双。

在那一晚,巩艳坤卖了这三双鞋,赚了九十元。等他们回到家时,已经晚上十点多了。

自那之后,巩艳坤每日都去夜市摆摊,人生重大的机缘也从这个夜市开始。

有一日,一位戴着眼镜,胸前挂着相机,说话温柔沉稳的姐姐在她的摊子前停了下来。

这个姐姐名为陈双双,她是一家报社的记者,看见心灵手巧、漂亮残疾的巩艳坤,觉得这个姑娘很不一般。

陈双双在她的摊子上和她一起聊了两个小时,知道了她病情、家世和这些年的经历,这些让陈双双大受感动。

于是,她在报纸上将这个姑娘的故事写了下来,先后报道过不止一次。

陈双双的报道,让更多的人知道了巩艳坤,相继有更多的媒体来采访她,关心她。

有一日,她在摆摊时,来了几个身穿正装的人,他们没有像其他赶集的人一样闲逛,而是停在了她的摊子前,贴心询问她的身体情况,临走前,一个大叔还买走了三件编织品。

直到后来陈双双告诉她,她才知道,那天在她摊子前买东西的是市领导。

在夜市摆摊的过程中,巩艳坤遇到了许多好心人,他们的鼓励和关心,让她体会到了这个社会的温情。

在政府的帮助下,巩艳坤成立了一家编织厂,她首先找到的是自己之前认识的一些残障朋友,她将在网上学到的花样都教授给了他们。

之后,编织厂扩大规模,巩艳坤在网上找到了更多工人,他们都是一些身上有残疾、不能外出的或者是家庭主妇。

她一个个教他们学会了这门手艺,让他们都有了收入。

厂子规模越来越大,编织品越来越多,巩艳坤开始找销售渠道。

她看到了很多在网上销售的电商,方式适应时代,方便又快捷。

随后,她开通了自己的直播账号,受到很多网友的喜欢和鼓励。那段时间,他们的产品供不应求。

很快,她的事情再次被媒体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gkx.com//mjccyy/108341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