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瘫痪专科治疗医院 >> 瘫痪诊断 >> 一位60岁大爷的自述等娘死后,我再脱下
在广西桂阳街头,时常会看到这样一个“怪人”。
这个人留着齐肩卷发,身穿碎花旗袍,像是个中年女子的模样。
“她”穿梭在人来人往的大街上,吹竹笛卖艺,身后的三轮车里还躺着个老太太。
笛声并不悠扬,有时还会跑调。
但“女子”十分敬业,不管刮风下雨还是寒冬酷暑,每天都来卖艺赚钱。
刚开始,围观的人出于同情,也会扔下一点钱。
后来人们发现,这个“女子”虽然化了妆,但还能瞧见脸上细密的胡渣,再加上突出的喉结、略显壮硕的身材,分明是个男人。
不男不女、异装癖、有伤风化!
路人的反应,从最初的好奇、不解,变为指责、谩骂。
父亲走了,哥哥“嫁”了
这个众人眼中的“怪人”,背后有着一段令人唏嘘的过往。
他叫朱孟勋,来自桂林平乐县的一个小山村,家里有个哥哥,还有个小好多岁的妹妹。
朱孟勋10岁时,父亲意外去世,留下母亲和他们兄妹三人。
有人劝母亲趁年轻赶紧改嫁,一个女人拉扯三个孩子,太难了。
母亲听了,摇了摇头:我如果改嫁了,孩子们怕是要受欺负,他们的父亲不在了,我有责任把他们养大。
虽然母亲没什么文化,但她知道,穷人家的孩子只有读书才能改命,再苦也要供孩子上学。
随着几个孩子长大,仅靠母亲务农的微薄收入,已经难以负担学习和生活的支出。
读完小学后,朱孟勋就和哥哥辍学了,除了帮家里干农活,还要打工供妹妹读书。
哥哥后来去了县城的工厂上班,结识了厂里的一个湖南姑娘。
女孩父母不愿意女儿嫁到这样穷苦的家里来,特意从湖南赶到广西,要把女孩带回去。
临行前给哥哥下了最后通牒:除非去湖南当上门女婿,否则必须分手。
一边是爱人,一边是家人,一向重情的哥哥陷入了两难抉择。
看着痛苦的大儿子,母亲的心也备受煎熬,虽然不舍,但儿子生活幸福才是她最大的心愿。
她告诉大儿子,你放心去吧,家里还有弟弟妹妹呢。
哥哥看着母亲,含泪地点点头,跟着女孩一家去了湖南。
从今天起,我只为母亲而活
从此,朱孟勋成了家里的顶梁柱,担起了照顾母亲和妹妹的责任。
虽然在外打工很辛苦,但看着妹妹一天天长大,朱孟勋觉得吃再多苦都值得。
平静的日子没过多久,厄运再一次降临。
年的一天,18岁的妹妹朱丽丽突然高烧不退,医院后被确诊为白血病。
为了救妹妹的命,朱孟勋拿出自己所有积蓄,又把能借的钱都借了一遍。
医院全力救治,妹妹还是因病去世了。
妹妹的离开,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沉痛的一击。
痛失爱女,母亲每天以泪洗面、彻夜不眠,脑子开始变得有些糊涂了。
起初,朱孟勋还以为母亲是太思念妹妹了。
直到村民告诉他,母亲逢人就说妹妹出门打工了,常会联系家里报平安,他才意识到母亲真的病了。
朱医院检查,医生却说这是心病,得心药医。
此后,他就待在母亲身边悉心照料,期待着时间可以抚慰母亲心中的伤口。
也许是吃的苦太多,一丝甜就能把心填满。
朱孟勋31岁时,认识了一位名叫陈香菇的女子,原本暗淡无光的生活迎来了一丝光亮。
陈香菇看中朱孟勋的踏实可靠,很快就嫁了过来,帮着他一起照顾老人。
见儿子娶了媳妇,家里有了热气,母亲的精神也好了许多,慢慢走出丧女的悲痛。
婚后不久,陈香菇便怀孕了。
母亲乐得合不拢嘴,准备了很多小衣服、小鞋子,全家人都在期待这个新生命的降临。
然而,不幸还是降临在这个本就命运多舛的家庭身上。
陈香菇生产时,遭遇难产大出血,母子都没能保住。
强撑着回到家,看到孩子的衣服、鞋子,朱孟勋再也忍不住,嚎啕大哭。
为什么上天这么残忍,一次又一次地夺走了自己最爱的人?
先是父亲、再是妹妹,现在又一下子带走了妻儿两人。
绝望中,朱孟勋想到了结自己的生命,追随亲人同去。
但看见身边的母亲,残存的理智将他从悬崖旁拉了回来。
母亲还在,我不能一走了之。
为了她,我要活下去!
“妹妹”回来了,母亲笑了
好不容易有了烟火气的家,如今又变得如冰窖般冷清。
渐渐地,母亲的精神状态越来越差,偶尔清醒,也是对着妹妹留下的遗物,发呆、落泪。
看着母亲痴傻的模样,朱孟勋心疼不已,却又无能为力。
一天,朱孟勋还没到家,远远就听到母亲在喊:“丽丽啊,你总算回来了!”
朱孟勋心里一惊,加紧脚步跑过去,只见母亲拉着一个路过的姑娘,不停叫嚷着。
“对不起,我妈认错人了。”朱孟勋连忙给一脸惊恐的姑娘解了围,并再三道歉。
后来,但凡看到和女儿有点相似的姑娘,母亲就追上去,紧握别人的双手不让离开。
朱孟勋只能一次次抱住母亲,哭着说:“妈,这不是妹妹。”
正在朱孟勋为母亲的病情束手无策时,一个无心的尝试,给生活带来了转机。
一天,朱孟勋收拾衣物时,发现了妹妹的一件蓝色碎花短袖,那是她生前常穿的衣服。
也许是睹物思人,他不自觉地拿着衣服在自己身上一比划,镜子里的自己竟有几分妹妹当年的模样。
原本精神恍惚的母亲眼睛一下子放光,大声叫着:“丽丽,丽丽,我的乖女儿。”
从小到大,旁人都说自己和妹妹有几分相似,母亲这是把自己错认成妹妹了?
母亲欣喜的反应,让朱孟勋看到了希望。
他穿上妹妹的衣服,言行间也尽量模仿妹妹的样子,就好像妹妹真的回来了。
见到日思夜想的“女儿”,母亲展现出久违的笑容,直到入睡时,脸上的笑都不曾散去。
于是,朱孟勋下了决心:假扮妹妹,让母亲开心一天是一天。
母亲开心就好,尊严不重要
从那以后,朱孟勋就有了两个身份,既是儿子又是女儿。
只要在家,他就穿上女装,以妹妹的身份照顾母亲。
但妹妹只留下一件碎花短袖,朱孟勋也没钱买新女装。
无奈之下,他只能把妹妹的衣服穿了洗、洗了穿,有时还没干就直接套上身。
看着母亲的笑容变多了,朱孟勋开心之余,又开始为两人的生计发愁。
当初为了给母亲治病,他带着母亲来到桂林,在“城中村”里租了个小房子住下。
虽然母子两人每月低保有元的低保,远在湖南的大哥也会寄钱补贴,但要负担每月元房租水电和医药费,根本入不敷出。
特别是母亲摔断腿后瘫痪在床,身旁离不开人,他再也无法外出打零工赚钱。
就在走投无路之时,朱孟勋偶然在街上看到有人拉小提琴。
他想起自己小时候曾学过吹笛子,也许可以试试卖艺赚钱。
于是,朱孟勋买了一根笛子、一本旧乐谱,开始在家练习。
虽然吹得不好,甚至音准都对不上,但母亲好像很喜欢,有时还会跟着调子轻轻唱起来。
后来,一位好心人给朱孟勋送来一辆电动三轮车。
他在车里铺上厚厚的被褥,载着母亲,开始了街头卖艺之路。
每天,母亲在车里坐着,他在车前吹奏。
表演间隙,朱孟勋就给母亲揉脚、捶腿,陪母亲说说话。
只是,卖艺的收入并不稳定。
有时能有几百块,有时辛辛苦苦表演了一天,只有一块钱。
更多的,是要面对路人的指指点点,嘲笑讥讽。
有一次,一个老大爷指着朱孟勋的鼻子骂道:“你吹笛子就吹笛子,扮女人干什么,太恶心了!”
面对他人的不解甚至是羞辱,朱孟勋并不在意:“我妈妈开心就好。”
是啊,别人要笑,就让他们笑去吧。
只要母亲开心,放下尊严又何妨?
等母亲过世,我再变回男儿身
朱孟勋也曾想过,假扮妹妹这事最多也就几个月,自己还是要做回男人的。
只是母亲一看到他换回男装,就认为妹妹又走了,眼泪止不住地流。
从此,朱孟勋就只穿女装,而且一穿就是20多年。
他照着妹妹的样子,留了一头及肩的卷发,衣服也尽量选择妹妹喜爱的碎花图案。
为了避免尴尬,他外出尽量不去公共厕所,在人多扎堆的地方低头走路。
但卖艺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因为城市建设,管理人员驱赶,朱孟勋很长一段时间无法上街赚钱,家里的收入锐减。
好在,命运终于眷顾了这个苦命人一次。
有人将朱孟勋假扮妹妹照顾母亲的视频发到网上,引发了热议。
直到此时,朱孟勋的街坊邻居才知道他穿女装的原因。
这个“不男不女”的“怪人”,原来是个坦坦荡荡的真男人。
原本那些笑话他的人,现在会帮着一起照顾老人,有时候还开玩笑地问:“女儿”这么大了,怎么还没有“男朋友”?
每次遇到这样的问题,老人总会说:“我只要女儿,不要她找男朋友。”
经过媒体的宣传报道,朱孟勋收到了不少好心人的善款,生活得以继续维持。
在他的悉心照料下,母亲的精神状态恢复了不少,虽然牙齿掉光了,但好在身体还算硬朗。
在朱孟勋眼里,90岁的母亲更像个小孩,睡觉得枕着他的手臂,有时还得抱着哄着才行。
如今,朱孟勋也已经62岁了,找不到工作,更寻不到愿意嫁他的女人。
他没有精力顾及自己,更没有时间考虑将来。
他只期盼着,有一天能带母亲回老家看看,再给母亲买一套新衣服。
朱孟勋还说,等到母亲哪天离开了,他再穿回男装,做回男人。
有人说朱孟勋愚孝,把自己的一辈子都搭进去,不值。
可对于看尽了人生悲欢的朱孟勋来说,母亲不只是肩上的一份责任,更是心里唯一的挂念。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让母亲在余下的每一天活得开心,就是朱孟勋生命中最重要的事。
他没有钱,没有拿得出手的本事,唯一有的,就是一颗至善至孝的心。
他在用自己的一生,践行着世间最质朴的孝道:
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变老。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点击右上角"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gkx.com//mjcczz/1085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