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陆佳晖俗话说“一个女婿半个儿”,对于正余镇桥闸十组的王有南老夫妇来说,女婿钱志康不仅仅是“半个儿子”,更是家里顶门立户的大梁。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钱志康近20年来,精心照顾体弱多病的岳父岳母,前后为二老送了终,特别岳母瘫痪在床的6年间,更是忙前忙后全心照料,毫无怨言。“孝敬老人是小辈应尽的责任,把老人照顾好了比啥都强,我们老钱家祖祖辈辈都是这样。”前天,67岁的钱志康接受笔者采访时这样说。40多年前,钱志康与本村王有南的养女丁进兰喜结良缘。随着儿女的长大,岳父岳母年事已高,身体一直不太好。由于大舅哥常年生病,小舅子一家贫困,照顾老人的重任就落在钱志康夫妇肩上,而丁进兰身子骨比较弱,钱志康就不让老伴动手,独自担起这个重任。每当家里改善伙食,他都要接来老人们一起享用,天气一有变化,总要上门嘘寒问暖的同时,察看一番,才放心。“父亲一直对姥姥特别好,伺候姥姥比俺妈都仔细。”钱志康的女儿钱小美骄傲地告诉笔者。年,大舅子生病去世了,大儿媳又得了精神分裂症,一对老人的精神顿时没了依靠。钱志康除了时常去探望,还为他们排忧解难、倾力相助。钱志康的家庭经济也不富裕,靠种地、打打零工度日。可用在老人身上却毫不心疼。年初,王有南的老伴去世以后,钱志康夫妇为了方便照顾老人,把老太接回了家。钱志康对待老太数年如一日:擦屎端尿、抱起扶睡、饮食起居,从不言苦。将王有南接回家后,为她准备了一间独立的房间,铺上几床暖和的被子,小窝就好了。老人身体不好,不能下床吃饭,钱志康每天三顿饭菜弄好端到老人床前;为了保证老人房间没有异味,钱志康每天倒两次痰盂,作为一个男子汉是多么的不易。他每天为老人清洗假牙、每周为老人洗头、每月带老人剪发,每隔一段时间为老人修剪指甲……年的8月的一天,老人感冒了,正值农忙时节,那段日子,钱志康每天凌晨三点就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把丈母娘的早饭做好,因为老人年纪大了五点多就醒了,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吃饭。随着年纪一年年增大,老人的脑子已经不好了,经常说胡话,甚至大小便失禁,再忙再累都是他抱起抱坐,换洗整理。晚上一张躺椅,就躺在老人门前,不管蚊子叮咬,他还开玩笑的说:“没事,我的皮厚,蚊子咬不动。”他太累了,加上本身自己也是三高,他病倒了,发热39度,但他还是顾不了自己,把医生请来给老人打针,自己却舍不得打一针,说多喝点开水就好了。那是怎样的执拗的人啊!为了家人、为了老人,他的付出是子女永远的亏欠。9月底,91岁的老人安详地离世了,后事也是钱志康一手张罗的。钱志康数年如一日照顾岳母的事迹,在村里有口皆碑,去年被评为“正余好人”。
品味西藏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载歌健康知识风湿性关节炎三个发病时期的不
转载请注明:
http://www.vogkx.com//mjcczl/10727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