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瘫痪专科治疗医院 >> 瘫痪常识 >> 长期吃降压药会怎样一波三折险丧命,吃药
这些患者还是好的,因为处在高血压初期,靶器官还没有受到严重的损害。可怕的是一些常年高血压的患者,明明血压已经很高了,而且持续了很长时间,虽然表面看似风平浪静,但实则靶器官早已受到严重的伤害,可是这些患者还不知道吃药,想当然地以为高血压没事,并始终拒绝吃药,直到悲剧发生了才后悔。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希望接下来的故事能帮助患者早点警醒。
患者黄先生,得高血压已经2年,确诊的时候才49岁。按照黄先生的说法,意料之中也在意料之外,意料之中是因为他的爷爷和父亲都有高血压,所以他一直担心会遗传父辈,意料之外是因为没想到自己不到50岁就确诊了高血压。
第一道坎——下定决心吃药。
虽然早有预料,但来得太快了,一时半会儿还是没办法接受。和其他患者一样,才49岁就得吃药,黄先生也有两点顾虑,一是担心费用问题,二是担心药物的毒副作用。不过,黄先生知道爷爷的故事,听说爷爷去世的时候才不到60岁,死因是脑出血,在那时候哪有吃药的条件,可能连什么时候得的高血压都不清楚。
在父亲那个年代,好好吃药也很难,据说父亲吃过一段时间的降压药,但后来就停了,因为生活压力太大了,根本不允许他长期吃药。再后来条件好点了,可是父亲却得了脑血栓,越来越严重,直到瘫痪在床。因为有这样的先例,黄先生很快说服了自己。现在的家庭条件不至于吃不起药,至于副作用,不吃怎么知道呢!爷爷和父亲的故事告诉他,吃药不一定能长寿,但不吃药一定活不长!
这算是黄先生迈过的第一道坎,先在心理上承认自己已经是高血压患者,并接受长期吃药的事实。这是健康生活下去的第一步。
第二道坎——用药初期的波折。
降压药也吃了,可血压还是忽高忽低,很难稳定,这是黄先生最初吃药的时候面临的问题。事实证明,吃药这件事远没有他想得这么简单。只要是吃完药血压就能降下来,而且会一直很稳,他是这么想的,可事实却是为了让血压稳定下来,他先是尝试着调整剂量,结果血压忽高忽低,实在没办法他又去找了医生,换了好几种药之后,血压终于“听话”了。
这些年来,他吃的时间最长的就是氨氯地平,大概吃了0多年,后来因为高血压的进展,医生又给加了缬沙坦(平欣),至今为止他一直坚持吃这两种药,血压一般就维持在35/90mmHg左右。高血压2年,这个血压水平算是不错了,关键是他没有并发症。
这算是黄先生迈过的第二道坎,降压药的选择并不简单,要血压长期达标一定得找到适合自己的降压药,在这个问题上,听医生的话才是明智之举。
第三道坎——药物副作用的折磨。
降压药有副作用,这一点黄先生亲自证实了,但是他从来没有因此而停止用药。因为他知道,和高血压的危害相比,降压药的副作用是微不足道的。说到吃药的副作用,黄先生的经历也相当丰富。最开始吃氢氯噻嗪导致了低血钾,医院。后来为了快点降血压,错误地含服硝苯地平,结果血压降得太低,还诱发了心绞痛,险些丧命。每次说到这些,黄先生都觉得,这些并不是降压药的错,错在自己的用药方式。
这算是黄先生迈过的第三道坎,初心是好的,都是为了让血压稳定下来,可是降血压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随意用药,否则就会遭到降压药的“反噬”。是药三分毒,患者要做的是在用药过程中摸索经验,在血压达标的同时,规避副作用。
总结下来就几句话:
首先,降压药一定得长期吃,但是吃完药不代表血压就能稳,要找到适合自己的降压药,还得根据病情的进展随时调整用药方案;
其次,吃药可能也会发生副作用,最重要的是找到原因,积极应对,如果是自己用药错误,就得改正,如果是自己确实对这种降压药不耐受,就得遵医嘱换药。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往期回顾
时不时头晕又犯困,量血压25/80mmHg,医生说这也是高血压血压高压正常,低压总在90上下,这是咋回事?是高血压吗?血压48/96快一年了,没啥感觉也不想服用降压药,会有啥后果?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